張雷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能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計算機技能是中職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技能。根據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大部分人認為德育是德育老師的職責,與其他教師不相連。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新的教學理念應該根據“德育為先”的目的貫穿到整個教學理念。
關鍵詞:中職;德育;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18
一、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計算機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充分發揮自己最好的水平。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教學方式十分精彩,內容十分豐富。我國的許多學校也漸漸意識到網絡時代在教學中的便捷。由于中學生處于人格價值觀的發展時期,關于是非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在計算機網絡課堂上,因為信息時代的到來,大量的信息讓我們應接不暇。隨著信息的大量傳播,有時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的出現使得我們難辨真假。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存在各種各樣的優點,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弊端。需要教師從中不斷吸取有營養有價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計算機教學理念,通過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興趣,有針對性地進行加強引導,同時善于掌握多媒體加強德育教學。目前,計算機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相關企業工作、教育事業教學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德育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計算機的相關技能。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基本德育素養。因此,德育教學在計算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樹立全新教育理念,增強德育滲透意識
一個學生的基本素養體現了教學中的質量,作為一名教師,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多方面中與德育相關的知識。并注重積累經驗,同時掌握最先進的德育教育體系。
(二)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案例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相關德育的教學因素并不明顯。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情況出發,結合課堂大綱要求,精心策劃,設計好每一個情境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深刻的吸引下積極參與課堂互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在中秋節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每個學生自主設計“中秋節的禮物”標志。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不但提升了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地擴展,也樹立了他們正確的審美觀,同時,表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內涵,實現德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價值。
(三)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
計算機教學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由的學習、自由地掌控技巧是計算機賦予的創新意識。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知識的發現與解決,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加強了他們的創造能力。通過計算機實訓豐富了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同時進行了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為適應社會打下了基礎。
(四)優化課堂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質量不能作為衡量一個教師的好壞,但是反映出一個教師教學的水平。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中,教師應該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產生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這樣會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產生積極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應當在學生探索過程中,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參與程度、實踐能力,及時做出評價,要求以公平、公正、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從各個角度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也是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完善的過程。
(五)發揮計算機教學的優勢,促進網絡道德與安全教育
據大量調查發現,我國58.4%的青少年對互聯網過度依賴;60.1%的青少年喜歡在網絡上尋找存在感。中職學生正處于思維判斷能力養成的時期,缺乏經驗,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在計算機教學中,根據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偏愛程度,教師應該充分吸取計算機有利的教學條件讓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同時,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隨時結合相關具體案例讓學生認識到網路存在的弊端,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德評判標準,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言傳身教,提高自身修養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提高自我修養。中學生處于人格發育時期,不免價值觀有些欠缺,需要教師以優秀的人格魅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身的職業行為道德規范,讓學生養成主動的學習方向,使課堂處于輕松愉快的氛圍,進而提高課堂質量。
(二)充分了解學生,“辯證施教”
計算機教學素材的選擇應遵循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根據學生的自然生長環境,站在學生的角度體諒學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行體會和感悟。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機技能,加深學生的基本德育素養,讓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摒棄傳統偏見,“人人平等”
教師是我國教育事業值得崇敬的職業,他們為國家塑造一批又一批技術型人才。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卻在兢兢業業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精神是值得被歌頌的。然而,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人格的差異,每個人對計算機的實踐能力不同,在學生身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因素,而且這些因素是獨一無二的,教師應該以人人平等的方式對待每一位學生。中職學生需要別人的理解和關懷,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因此,摒棄傳統的偏見,尊重每一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教育課堂。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觀念。結合教材和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尋求德育在計算機教學的關系,將德育中的文化內涵逐漸延伸到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 任東艦,時雅雯.談新形勢下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交通職業教育,2016(2):51-53.
[2] 馬德華.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德育[J].職業教育研究,2006(9):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