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立業
摘 要:現階段,因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完善與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但在實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過于注重語文成績的提高,而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很少,導致很多學生在情感方面變得越來越冷漠,影響學生的道德素養及綜合素質提高。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經驗,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33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的學習成長,同時還關系著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故一直以來都得到學生及教師們的關注,使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們的重要教學任務及目標。情感教育是在新課改不斷深入后提出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上課文學習,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情感教育,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學習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進一步證實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教師要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去面對學生
(一)教師積極創建和諧和民主的師生關系
第一,初中語文教師要公平和民主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進而促進師生關系的進一步和諧;第二,教師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貫徹“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教學原則及宗旨,是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第三,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并認真對待和解答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疑問,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第四,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論語》十則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舉一些與“論語十則”相關的生活案例,以進一步拉近學生關系,然后簡單講解“論語十則”的內容,之后便將剩下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實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最終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進入語文課堂時教師要面帶微笑
第一,進入課堂時教師都要保持良好的狀態,要帶著微笑面對學生們,因為教師的情緒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好的情緒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反之則影響教學效果;第二,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很大問題時,不要用厭煩的態度去面對學生,而是要耐心地去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第三,教師要積極關心身體及心情不舒服的學生。
例如,某中學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在初二一節語文課上是帶著不高興的情緒去上課的,當時那節課學生們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是不積極的,該語文教師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導致自己的語文課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直到初三畢業時,一個學生說出一句話時,該教師才知道原因,該學生跟老師說:“老師,你知道嗎?你笑著講課時,我特別高興,聽得就很認真,但有一次你因生病皺著眉頭上課,我因擔心你一節課都沒有聽好。”該教師聽到后終于找到原因了,原來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自此以后該教師就很少帶著不良情緒去上課了,教學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水平
(一)教師要鞏固自己的語文知識基礎
第一,教師要在原有的語文知識基礎上不斷學習新的基礎性知識,讓自己的語文基礎性知識水平更高,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知識解答服務,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主動性;第二,教師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以實現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培養;第三,教師要積極去學習新的語文知識,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教師要意識到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很多學生的自我意識并不成熟,然后根據這一實際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于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第二,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即除了基本的教學語言以外,還需要鍛煉風趣和幽默等方面語言表達能力,以增加課堂趣味性,使學生在一個愉快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第三,教師還要學習一些肢體語言,通過生動和形象的肢體語言能夠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桃花源記》教學時,可以先翻譯并簡單講解“桃花源記”的內容,然后將內容中的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到“桃花源記”的相關故事情節,同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將學習任務發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述“桃花源記”中相關的故事情節,這樣不但培養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積極使用情景教學法
第一,教師要積極使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如情境教學法,即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表演等形式將語文知識形象具體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語文知識,并且不會感到枯燥無味;第二,教師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法來創建教學情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被激發,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語文。
例如,進行《阿長與〈山海經〉》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收集相關的故事書籍,然后擇取相似的故事情境,最后向學生講述故事或創建相似的情境,讓學生從情境或故事中去感受“山海經”中的經典知識,如教師可以講述之前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然后講述“美女蛇”的故事,讓學生從該故事中感受到新故事的感染,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我國初中階段的教育長期以來都以語文知識傳授為主,為學生講解初中語文考試重難點知識,致力于與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及知識水平,而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感態度及道德素質的教育很少。所以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人文價值及情感,教師就必須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這要求教師要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去面對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水平、積極使用情景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翟軍霞.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7(2):65-66.
[2] 李瑩.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s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