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國霞
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改革目前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能力為目標,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聽說技能訓練,重視寫作教學,改革考試方式和內容,以此來培養既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會一定英語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教學改革;實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07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以下稱《基本要求》)指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非常實用。這在當今世情、國情和省情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來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內地也變得更加開放,與世界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和頻繁。因此,英語教學的實用性也就顯得更加突出。然而,多年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需求,還存在一些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高職英語教學必須加以改革才能適應新階段的社會發展。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一)高職學生來源比較復雜
有參加高考后錄取的普通高中畢業生,也有普通高中生和中職生參加的單招錄取的學生,還有轉段學生、成人高考錄取的學生等。整個學生文化課水平差距很大,尤其英語更是表現出了很大差別。而且各系各專業錄取分數線不同,有的甚至相差上百分。
(二)高職師資隊伍相對不足
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一是數量少,二是質量不優。高職院校普遍對專業課比較重視,大量招聘專業課教師,而公共課教師往往不被考慮增加數量,并且在評優選先、科研進修等方面都有被邊緣化趨勢。由于許多高職由中專等院校升格或合并而來,英語教師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繁重的教學任務與師資不足的矛盾比較突出。大多數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工作量都在周16節以上。這種情況下當然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三)應試教育傾向非常嚴重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把教學的重點和目標放到考試通過率上。教師是為考而教,學生是為考過而學,而各種過級考試中又很少測試實用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學中忽視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傾向非常嚴重。而且,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很單一,都是傳統的“課本加粉筆”的講授法。既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也違背語言學習規律,還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要求。
二、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盡管多年來倡導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由于高考的任務和壓力,中學的英語教學往往變成了應試教學。這與高職的培養目標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必須從中學基礎英語的教學模式中徹底掙脫出來,按照《基本要求》的有關要求和建議加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培養,注重聽說讀寫譯綜合語言技能的訓練,尤其要特別注意聽說能力的提高。
(一)加強聽說訓練,培養實用交際能力
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高職英語教師是“一講到底”。好像上課除了講解之外別無他法。而語言學習關鍵是要靠練習才能掌握語言技能的。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只能在聽說讀寫譯的活動中才能形成。一堂好的高職英語課應該是一堂充滿實踐的訓練課。當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這種習以為常的做法很困難。一開始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訓練。其實,解決的辦法并不難,就是我們在備課時始終把“練”字放在心中,一切從此出發,一切以此為中心開展備課活動和上課活動。只要我們樹立了這個理念,我們就會更多地想辦法找出“訓練”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技巧來。在英語練習當中學生是活動的主角,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組織課堂活動、指導和監督學生。學生活動可以是生生之間的,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最好能夠經常變換練習方式,以便保持學生對練習的興趣。
(二)重視寫作教學,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
《基本要求》里說要使學生“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這必然涉及寫作問題。沒有良好的中英文的寫作能力,翻譯也是搞不好的。高職學生最易犯的寫作錯誤是中式英語太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練習過少,不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所以往往是用英語的單詞套用中文的句型寫英語。比如,“我非常喜歡英語課”被寫成“I very like English lesson”。因此,少講多練是語言課堂的法寶。此外,還要針對作文中共性錯誤在課堂上專門講解和操練。 高職英語還有應用文寫作的要求。應用文寫作要特別注意強調格式,然后再反復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三)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
高職學生入校之前經歷過的英語考試都是以知識為主的考試,客觀選擇題占了大部分。這導致師生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應對考試的英語知識和答題技巧上,從而在教學中忽視了聽說等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忽視了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學與考試是密切相關的,考試雖然是教學的結果,但其往往反過來又影響教學內容、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因此,改革考試就可以倒逼教學改革。為此,建議高職英語考試中加入口語考試內容和形式。最好期中考口試,期末考筆試。兩次考試均確立為以測試語言能力為主的考試,突出考查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樣就會充分發揮考試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督促師生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引導師生更加注重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騰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更加開放,與外部的聯系更加緊密。高職教育也開始了國際交流,即使是內地,高職院校接受留學生、互派交流生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英語越發顯出了它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改革高職英語教學,摒棄落后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代之以“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訓練為主線”的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使教學能夠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滿足他們走向社會后在工作中使用英語進行業務交流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1
[2] 胡春洞.英語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