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森
摘要:文學作品的鑒賞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鑒賞能力
文學作品的鑒賞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筆者對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進行如下的分析與探討:
1 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
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地“閱讀”。要讓學生喜歡讀、主動讀、以讀為樂事,既能在課內自覺讀,又能在課外積極擴大閱讀面,并把課內取得的閱讀經驗應用于課外閱讀上。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認識,摒棄過去“教者天花亂墜,聽者昏昏欲睡”的做法,創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情景,吸引學生去讀,去探究,讓學生經常嘗到艱苦腦力勞動而獲得成功的喜悅,不斷受到“成就”的鼓舞。教師還應當廣開渠道,拓展學生閱讀的時空領域,如:建立班級圖書角,打印優秀文學作品張貼供閱評;開辟閱讀園地,利用自習及寒暑假安排閱讀等。教師還應加強引導,努力改觀學生閱讀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組織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對學生的“一家之言”、在言談、日記、作文中的獨到見解要盡力呵護,及時肯定褒揚。有條件的還可以充分發揮網絡之資源優勢,進行語文多媒體網上閱讀。要使學生逐步認識到:“閱讀可使人得到—種優雅的風味,讀書可以尋求心靈愉悅,提高精神氣質,增強學識能力”。
其次,要培養學生獨立地“閱讀”。朱熹日:“書要自己去熟讀,道理要自己去深究”。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不甚了解的文章書本,要是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可見,古今先哲們都是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文章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況且我們的語文課堂講解的文章相對于浩瀚的世界文學寶庫可謂是鳳毛麟角,多數文章得靠學生自己去閱讀、分析、評價。如果缺乏“獨立”,新文章面前必然縮手縮腳。要尊重他們哪怕是幼稚的、片面的分析評價;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方法、技巧:如:在教與學的重點處發現和提出問題;在教材的難點——同學們思考的關鍵處發現和提出問題等。長久堅持,學生的思維就能觸及到那些課文中隱含的疑點,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此外,教師應讓學生掌握正確思維的一些規律:如思維要有一定的方向,文體和文章的有關知識是思維定向的依據;思維要有一定的模式,閱讀文章一般應按“整體——部分——整體”進行,即先瀏覽全文,了解大意,再分析字詞句段,弄清層次關系,最后再綜觀全文,體會作者匠心。
再次,要培養學生創造的閱讀。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閱讀者只有具有了創造性品質,才能入于書又出于書,學于書而又不拘泥于書;才能在閱讀中始終充滿朝氣和活力;才能推陳出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品質,使其逐步具有發現問題的敏捷性,積極探索的求異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結果表述的新穎性。教師一方面應設身處地站在學生角度去關照、鼓勵,尊重學生的鑒賞所得,另一方面教師要摒棄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把文本人物當著有血有肉的“人”來解讀,拋棄過去那種盲目尊從單一文本主題,功利性評價人物非好即壞的慣性思維,允許對作品作多元化闡釋,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2 指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鑒賞方法
2.1 著眼整體,鑒賞局部
作者在創作文學作品時,都是先確定其中心,從整體出發寫作局部,以各個局部構成完整地作品。作品的某—個局部既有它獨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聯系,共同表達主題。因此,在鑒賞局部時不能將其分開來理解,而應該結合文章的主題思想對局部進行理解,再融入到整體的文章中。這樣能更全面地體會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2 根據文章的體裁進行鑒賞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體裁,而不同體裁的文章在鑒賞時也要抓住不同的重點進行鑒賞。雖然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的表達主題的方式不同,但是運用的表達手法卻大多相同。所以,在鑒賞文章時,只要根據不同的體裁抓住表達主題的方式,然后圍繞主題的中心思想對文章運用的表達手法進行分析與鑒賞。下面以小說為例,根據其體裁特征進行鑒賞。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反應當時的社會生活。鑒賞小說之前,要先對小說的寫作背景進行了解,然后對小說所描述的環境進行分析,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環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環境的關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環境描述后,就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文中的環境進行分析,從而達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對文學作品的環境了解和分析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關系以及人物的特點。在小說的鑒賞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而造成的,所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任務的性格以后,要對文中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的關系進行分析。小說中人物的關系也能體現故事的曲折與生動,還能更好的塑造人物的形象,體現小說中尖銳的矛盾斗爭。總之,在鑒賞文學作品時,應該要根據不同的文章體裁,抓住文章的要點與中心思想,深刻的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鑒賞文學作品之前,老師必須對文學作品的知識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對那些文學知識掌握到位;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多積累一點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與積累文學知識;還要多鼓勵學生朗讀文章,幫助學生增強語感與對文章的感受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