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陳峰 程鵬宇
摘要:世界整體發展與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基本驅動力即是能源。伴隨能源危機爆發,全球環境問題逐步惡化,世界各國已把未來能源發展的戰略中點逐漸轉移至開發與使用新能源上。每一個大國經濟的崛起均離不開能源產業和有關科學技術的巨大變革,經濟危機爆發以后,各國新能源的發展戰略必定會推動形成新一輪的世界格局。本文介紹了新能源電力系統獲得的成就,并展望新能源將來的發展前景與戰略,為目前中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前景
過去十年,我國的新能源迅速發展,成就卓著。進入新時期,相關決策層高瞻遠矚,從全球能源新階段的發展格局變化與國內外經濟發展新趨勢的角度出發,做出了加速開發新能源的科學戰略部署。由此,我國新能源開發及電力系統步入了迅猛發展的快車道,創造了的全球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史上的“中國模式”。經過十年的大踏步發展,我國光電和風電的累計和新增裝機容量都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的成就令世界矚目。
一、著眼于國內的資源優勢,統籌規劃新能源頂層開發設計
鑒于我國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能源資源豐富,而在經濟發達的華東、華中地區卻資源匱乏。為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國家決策層從能源戰略角度出發,統籌規劃了若干新能源基地,即甘肅、河北、江蘇、山東、吉林、新疆、內蒙古等,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創建起可靠的能源屏障。針對“三北”地區有局限性的消納能力,且外送通道不順暢等的狀況,應當積極開拓思路,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創新探索新能源的利用渠道,比如能夠通過電解水制氫氣的應用、高效率儲能的挖掘與電動汽車的繼續推廣等手段,多措并舉的促進新能源消納。在此前提下繼續完善與制定我國新能源的相應法規和政策,優化機制體系的頂層設計,為新能源產業的健康培育及有序發展提供優質的軟通道政策土壤。
二、積極利用制度優勢,開創高比例集中式開發新模式
以甘肅酒泉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獲批為標志,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能源建設浪潮,由此開啟了高比例集中式開發與遠距離輸送的新能源開發帷幕,風電和光電裝機容量持續攀升,并均居于世界前列。未來應繼續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出臺創建一流產業的企業政策,并引導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從重數量至重質量的良性循環與轉變,培育電力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真正完成從“中國制造”過渡為“中國智造”。改革現存的依托政府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來推動開發新能源的傳統政策,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而提高新能源企業本身的造血功能,破解補貼可再生能源缺口的難關。要立足長遠,統籌全局,在國家戰略層面制定統領全局的新能源消納計劃策略,并加強監督執行,強化地方政府管控與審批,推動新能源電力系統可持續發展。
三、鼓勵創新科學布局,培育結構合理、門類品種齊全的產業鏈
伴隨我國出臺與實施的新能源戰略,政府決策層立足于國家層面,實行了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政策,從全局角度出發,積極布局風電與光電的產業鏈條,并且鼓勵與支持新能源制造企業勇于開拓,進行自主創新。近十年來,我國在光伏與風機領域已建構起包括原件級和成套設備的一系列產業鏈,并培育了多家國際級的光伏與風機制造企業廠家,其中有多數企業已逐步邁出國門,將中國品牌的光伏與風電裝備銷售至全球各地,全面改造與提升了中國制造的企業品牌形象。在國家層面統一制定囊括電網與電源的短期和長期電力系統規劃,推動電網與電源的同步協調發展建設,改善電網建設速度跟不上電源建設進度的扭曲現狀。
四、新能源電力系統未來的長期發展前景
從長遠規劃而言,我國的新能源電力系統將仍然保持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這是由于在經歷幾十年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后,在獲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日益凸顯出環境與資源問題。近年來頻繁產生的環境問題為我國傳統的能源消費模式敲響了警鐘,顯露出我國環境和資源領域的短板,又因為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和現行能源體制與電力系統的矛盾日漸激化,目前環境資源嚴峻的壓力倒逼中國亟需加速能源電力系統體制的轉型發展,我國改革的全面深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均決定了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會是未來能源戰略的中心,所以裝機容量仍將保持持續增長。
結語
本文大體總結了過去十幾年以光電與風電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歷程,分區域與省份統計分析了新能源的裝機容量,并提出若干解決思路,預測了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前景,希望能夠為相關主管部門制定新能源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韓磊,林雨,張龍. 淺談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前景[J]. 中外企業家,2017,(13):245.
[2]劉嘉. 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前景[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171-172.
[3]周強,汪寧渤,何世恩,沈琛云,楊林,趙龍,陳釗. 高棄風棄光背景下中國新能源發展總結及前景探究[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7,45(10):146-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