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肖靜宜
摘 要:學前教育是個人終身教育的開端,它關系著個人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著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但近些年來,我國公辦園“供給”嚴重不足,“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日漸突出,并已成為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阻礙,國家財政為解決這一難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那么,怎樣保證我國學前教育建設財政支出的有效性成為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以包頭市2015年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為例,從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構建、構建原則、指標選取三個方面入手,對政府學前教育建設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關鍵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F8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0-0079-03
一、引言
2007年以來,我國逐步開始經濟大轉型,并隨之提高了對財政支出績效工作的關注度,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相關制度、文件陸續出臺,績效評價工作也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逐步實施。近兩年,我國經濟步入發展的新階段——“新常態”,經濟增速趨向穩步前進,財政支出也更加注重整體質量和效果。顯然,逐步完善我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打好基礎,已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2011年,我國財政開始大力扶持學前教育,全國各地圍繞我國“十二五”學前教育的任務目標,加大了公辦幼兒園建設的投入力度,各地陸續開展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在中央專項財政資金的大力扶持下,在呼和浩特、包頭等地陸續開展了公辦園建設項目工作,并于2015年對包頭市進行公辦幼兒園的建設項目。我國對學前教育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已成為趨勢,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學前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工作上尚且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有必要對學前教育績效評價工作進行不斷探索和完善。
二、學前教育建設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以內蒙古包頭市2015年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為例,從指標體系框架構建,依據相關構建原則,來構建學前教育建設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一)指標體系框架構建
為全面反映學前教育建設項目績效評價內容,本文從項目準備維度、執行維度及效果維度三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其三者內容之間具有不可割分的聯系,項目準備維度是項目進行的根基,判定項目成果的一把重要量尺;項目執行維度則是反映項目是否合規、合法進行;而項目執行后的效果維度則用來判定投資是否有效。其中,準備維度包含項目決策一級指標;執行維度包含項目管理一級指標;效果維度包含項目績效一級指標。
(二)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由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一定的構建原則。本文從包頭市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的具體特點出發,參照目前已有的構建原則,篩選出適合學前教育建設項目績效評價的三大原則。
1.科學性原則。要求評價體系中所選取的指標與項目績效具有較高的關聯度,能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目標和要求,并且指標設置應定性與定量結合,并且各指標信息不互相交叉、重疊,可以綜合反映指標問題,使指標體系更加全面,具有相對穩定性。
2.經濟性原則。在投入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如何使成本維持在最低水平,在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財政支出中,經濟性主要體現在投入到公辦幼兒園建設的經費是多少?是否有效運用,有沒有浪費的現象?經濟指標衡量的包含投入和產出環節,注重的是以什么樣的投入方式才能夠使得投入對象的性價比最高,同時還能夠提供和維持既定數量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例如市民每月幼兒教育支出節約額。
3.公平性原則。是指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過程中,應考慮財政支出活動的效果或產出在社會公眾中的分配情況,考核社會公眾是否公平的享有財政支出活動的成果,是否享有財政支出產出的公平待遇。
(三)績效評價指標選取
根據準備類、執行類、效果類的指標體系框架,從項目決策、項目管理、項目績效三個方面進行具體指標的選取。
1.項目決策指標的選取。項目決策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核:績效目標設置的是否完整、科學,有無對績效目標進行細化和量化;決策過程中的依據是否充分,項目申報、批復等決策程序是否合規,存在調整變化的部分是否履行了相應手續。具體指標分為目標合理性、目標明確性、決策依據充分性、決策程序合規性4個四級指標。
2.項目管理指標的選取。項目管理從項目資金和項目實施兩個角度考核:項目資金的預算內容是否明確、細化,有無嚴格按照編制進行,資金到位情況及財務管理方面的評價;項目單位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確,項目承擔單位人員是否充足、辦公基本條件是否具備,項目相關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項目落實是否嚴格、監管是否到位等。包含項目預算類、資金類、財務制度類、管理制度類11個四級指標。
3.項目績效指標的選取。該類指標的選取主要考慮項目實施后,項目成果有無達到績效目標,對項目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綜合影響。從可比性和可量化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產出的數量、質量、時效和成本進行評價;學前教育普及率等社會效益實現程度,對經濟區的可持續影響度,受益居民的滿意度等項目效果進行評價。該類指標設置的有產出類、效益類、可持續影響等14個四級指標。具體指標體系(見下表)。
三、結語
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是我國“十二五”期間實現學前教育普及的主要任務,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推動力,我國為此專設了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的專項資金。對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不僅可以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而且為我國今后開展類似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工作起到一定借鑒作用,為政府資金的細化管理和使用效率提供保障,增進公眾對政府財政支出的認同和信任。
參考文獻:
[1] 張媛.民辦高校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遼寧經濟,2016,(10):71-73.
[2] 于海珊.構建高校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財政監督,2016,(19):43-45.
[3] 劉菊鮮,黃鵬.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財政支出[J].當代經濟,2015,(15):122-123.
[4] 閆鈺,高國云.構建現代農業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農業經濟,2014,(5):115-116.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