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敏?曾愛娟
摘 要:本文對高職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產生進行了剖析,并從社會、高校和高職畢業生三方面探討解決高職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 就業心理問題 對策
就業是關系到高職畢業生個人前途和全社會穩定發展的大事,也是高職畢業生人生的重大轉折。隨著大學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高職畢業生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心理壓力。因此,正確認識和分析高職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幫助高職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擇業心態,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高職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心理問題
1.焦慮心理
部分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目標不夠明確,不了解將要從事的職業特點。當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時,他們總是擔心用人單位是否會聘用自己,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等等。各種各樣的焦慮體驗使得高職畢業生容易產生煩躁、緊張、焦慮、憂慮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如果得不到調適,將會嚴重影響到高職畢業生的正常生活。
2.依賴心理
隨著就業制度的改革,有的高職畢業生面對“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時有點無所適從,缺乏主動出擊的意識,總是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教師、父母、親戚朋友身上,而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
3.自卑心理
不少高職畢業生在就業時表現出自卑心理。他們認為自己是專科畢業,所學專業不是學校品牌專業或者是社會熱門專業,自己又沒有特長,在擇業時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氣,認為自己競爭能力不強,導致他們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錯過良好的機會。
4.自負心理
自負是一種與自卑心理相反的不良心態,高估自己,看低別人。由于部分高職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在擇業中好高騖遠,一旦現實與理想反差很大時則情緒一落千丈,產生失落、抑郁等不良心理現象。
二、緩解高職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
1.社會層面
針對部分用人單位唯文憑論,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完善市場機制,努力拓寬高職畢業生就業渠道,創建良好的就業平臺,為高職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
2.學校層面
高職院校要加強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高職院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準備、創業課程,及時向畢業生提供招聘信息、就業形勢政策、就業市場需求情況。平時多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自主創業的比賽活動,使其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職業世界。
高職院校應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合作。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企業進校、進班級宣講活動,邀請企業管理人員為高職畢業生介紹行業發展、人才需求、能力要求等內容,為學生提供就業的途徑。
高職院校應該開展職業咨詢和輔導。高職院校開展心理講座或訓練,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我,掌握常用的調節方法。當高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心理問題時學校要及時幫助他們調適不良的情緒,指導他們正確解決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就業心理素質。
3.個人層面
首先,高職畢業生要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認清自我,了解職業環境,再合理定位,確定職業目標。其次,高職畢業生要適時調整就業期望值,擺正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如“先就業,再擇業”。再次,面對著競爭的市場,高職畢業生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如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核心能力,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勇于嘗試,主動就業。最后,高職畢業生要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抗挫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有時候高職畢業生的失敗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自信心問題。他們總認為自己是高職畢業生,沒有高學歷,沒有別人的聰明才智,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導致求職失敗。因此高職畢業生要增強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心,把“我不行”轉變為“我行”。同時高職畢業生面對就業的失敗要有良好的心態、堅強的毅力,并以積極樂觀的姿態迎接就業求職的挑戰和挫折,勇于面對困難。
參考文獻:
[1]胡巧娟,王曉娟,李銳.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J].科教導刊,2016(5).
[2]孔波.大學畢業生擇業過程中的主要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科技創業月刊,2008(2).
[3]盧頔.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疏導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6).
(作者單位:李肖敏,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曾愛娟,陽江市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