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江燕
摘 要:本文對中職院校的德育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學校德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德育管理的“六化”模式,為同類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職 德育 “六化”模式
面對紛繁復雜的“互聯網+”時代,學生都是老網民。對中職院校德育工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嘆:德育工作越來越難做。作為德育工作者,筆者深刻體會到了幾個“多”,即吵架打架者多,沉迷網絡者多,對校紀校規置若罔聞者多,家長投訴多,教師的抱怨也很多,而多數問題都指向了學校的一項工作——德育。為了扭轉此局面,筆者多次召集德育工作人員全體會議和全校班主任會議,對德育問題展開大討論,并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德育管理力度。
學校投入巨資搞技防,全校各部位都安裝了攝像頭進行校園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學生打架事件隨之明顯減少,其他違紀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學校秩序從表面上看好轉起來了,但并不能就此樂觀。從長遠角度看,從教育目的看,從學生個人發展看,學校的德育不能依賴監視與控制,眼前的好轉只是表面和暫時的,況且德育的措施不能靠比拼硬件投入。德育跟治病一樣,“重癥下猛藥,而調理則需固本扶正”,起初為扭轉局面,人防技防下了“猛藥”,但是真正從根本上改觀,還需要“調理”,需要用啟發引導的方式使學生由內而外發生轉變。
那么,什么樣的德育模式才是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真正出路呢?筆者認為一定要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入手,把學生的內在需求與社會企業對勞動者的需求結合到同一平臺上,逐步構建起符合中職特點的系列化德育工作。通過激發、強化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目標明確,認識到位,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去努力滿足需要,而其一些行為問題也將隨之得到改觀。于是我們樹立了新的德育理念:“以人為本,讓學生體面就業,體面工作,體面生活”,并逐步把這一德育理念運用到了具體的德育工作中去,形成了筆者學校德育管理的“六化”模式,并通過相關的配套措施來保障這一模式的有效實施。
一、德育管理的制度化
為保障學校德育管理規范化,筆者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加、修訂了《保衛科長崗位職責》《保衛干事崗位職責》《門衛崗位職責》《消防管理制度》《校園公共場所治安管理制度》《寢室管理制度》《實習工場安全管理制度》《星級示范班級評比制度》《道德實踐周制度》《學生社團管理制度》以及各類應急預案等一系列制度,從而在制度層面上保障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有序規范開展。
二、德育管理的精細化
德育工作是面向學生的工作,要充分注意到以人為本。因此教師不僅開展德育工作,還努力把這項工作做細做精。通過細致入微的工作來協調好德育工作與其他的學校工作的關系,互相滲透、形成合力,來有效解決學生層面上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講究溝通、注重理解、建立信任、加強引導、體現溫情這些人性化的管理風格將德育工作做精。通過完善制度與精細管理來達到德育工作的高效性與實效性。
三、德育管理的自主化
德育工作如果只把重點停留在教師層面,那只是強調了一個“管”字,只有深入滲透到學生層面,才能體現出“導”字。許多問題學生在進入職業學校前就處于“高壓”之下,深刻感受到了“管”,也非常厭煩與抗拒“管”,也事實上導致了“管”的部分失效。因此,教師積極鼓勵和支持校團委、學生會帶頭放手開展工作,把愿意做且有能力做的事情負責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從被管理者慢慢成為管理者身份,心態就開始轉變了。如一些原本屬于“堡壘戶”的男生受到民主氣氛感染,在保衛科的提議下,自發成立了“護校隊”,課余時間排著整齊的隊伍巡視校園,工作做得有板有眼,違紀管理從剛開始的“給面子”層面慢慢地就上升到了“修里子”層面,效果非常好,“護校隊”甚至還成為了一道校園風景線。
四、德育管理的民主化
在許多學生眼中,德育靠的就是強勢,表示認同其實也是無奈。學校的管理要實行民主化,就不應該遺漏掉任何層面。宿舍管理上,教師充分聽取學生代表與學生宿管會的意見;食堂管理上,規定70%比例的評議意見來自學生;教師的課堂常規工作檢查,增加了學生監督評價的內容;班級管理讓班主任指導班委會自己討論決定……學生感覺到自身意見受到重視,自身地位發生變化,主人翁意識就大大增強,有力配合了學校的德育管理。
五、德育管理的活動化
德育工作如果形式單調,就缺乏生機和吸引力。同學的口述言傳中往往是什么時候又要搞什么教育了,表現出的是一種無奈、應付,甚至是麻木的心態。因此,筆者學校在注重德育內容的前提下,也改變了德育開展的形式。典型的就是每年的十個“主題月活動”。有豐富多樣的學生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載體,學生的心態從“接受教育”變為 “參加活動”,德育工作開展的難度就降低了,隨著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也隨之提高,而且效果良好。
六、德育管理的全員化
在德育管理上學校實行全員化管理。教師既要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開展德育,又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師德素養,以利于更好地開展新形勢下的新德育。學生既應遵守行為規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也應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幫助學校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同時,筆者也把德育延伸到校外,把家庭和社會教育結合進來,增強德育工作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為德育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在德育制度化、精細化、自主化、民主化、活動化、全員化的基礎上,學校還通過一系列配套措施,來保障“六化”模式的實行。
一是突出兩個重點,即安全工作和班主任隊伍建設。筆者學校除了完善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外,還從校級領導、行政中層、一線教職工、保安四個層面落實值班與檢查工作,并參照企業模式在實習工場推行標準化管理,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對班主任除了加強培訓學習、提高待遇外,也要求他們轉變觀念,突出服務意識,強化引導,淡化管制。要求班主任將常規家校聯系與假期家訪結合起來;全班共性問題教育與少數問題個別談話結合起來;長輩理解、體諒、真情感化與教師批評、指正、懲罰結合起來;行為規范、思想品德教育與職業操守、職業道德、就業形勢教育結合起來。
二是重視三項教育,即重視始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開展四項活動,即校園藝術節、校園文化節、校園科技節、校園體育節。通過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旺盛的精力有一個合適的去處,無形中會大大減輕德育壓力。
四是加強五個建設,即德育隊伍建設,值周班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社團建設,黨員教師與后進生結對幫扶制度建設等。
總之,職業學校德育的最終目標是把學生潛在的主動性解放出來,尊重他們,讓他們樹立自信,掌握技能,讓他們敢于抬頭挺胸,敢于豪言“我的人生我做主”,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涂進榮.談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六化”[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1995(2).
[2]佚名.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學打造特色德育模式[J].中國德育,2014(11).
(作者單位:椒江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