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一體化”課程教學包含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學習任務就是工作任務,這是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第二,每一個學習任務的環節都按照工作環節來設計,即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的一體化;第三,學習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貫穿于學習過程中,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點,又掌握了技能點,這就是知識點與技能點的一體化。上述一體化課程特點決定了一體化課程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動手能力、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必須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注重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本文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結合思維導圖優勢,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接受任務、制訂方案、實施檢測、交付驗收和總結拓展等學習環節,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方法途徑,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
一、思維導圖在一體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的制作方式多種多樣,還有許多專門的制作軟件。在一般教學中,一張白紙、幾支彩筆就可以很好地繪制出一張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中的各個環節,改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1.思維導圖在接受任務環節中的應用
接受任務是學習任務的第一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不僅要明確任務由來,理解任務內涵,還要對本學習任務涉及的標準進行查詢。學生閱讀任務書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對學習任務進行理解,利于學生制定任務分析報告。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應引導學生關注導圖所表達的各個層次,理清思路,從而實現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在思維導圖中,學生可以通過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層次內容。
在具體組織教學時,可以要求每名學生繪制一張思維導圖,或者以小組的形式繪制。個人繪制的好處是,每個學生都要動手動腦,才能有輸出;不足則為,很難讓每個學生都展示自己的想法,而且沒有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而小組繪制思維導圖的好處是,經過討論與協商,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學習效率提高;不足則為,有些學生會產生思想惰性,總是依賴別人,自己不動腦筋,從而達不到思維訓練的目的。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明確該學習任務的由來和內涵,知道如何通過查閱資料明確該任務要求,從而思考學校的實驗室是否滿足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所需要的條件。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學生就會養成一個樂于思考,并將思考的過程形象地表現出來,尋找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到結論的習慣。而也正是因為經過了這樣的思考,學生們書寫的《任務分析報告》才能層次清晰,表達規范。
2.思維導圖在制訂方案環節中的應用
在制訂方案環節中,學生需要明確完成該任務需要哪些試劑、儀器,工作流程、時間如何安排。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常常需要數十個工作步驟,沒有對工作流程的深思熟慮,實訓時就會手忙腳亂,浪費時間。所以,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各個要素進行綜合考慮,統籌規劃時間,不斷優化流程,從而得到最節約時間的合理流程。這一思維過程又是學生將知識遷移、應用的過程。學生常常會在繪制思維導圖時詢問某一工作環節需要多長時間,教師應把握這一時機,引導學生學習儀器方法、儀器維護等內容,實現拓展學習。
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應提出實訓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找到合理答案。不管是提出問題,還是尋找答案的過程,都是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的過程。
3.思維導圖在實施檢測環節中的應用
實施分析檢測,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每做一次實驗,都應有總結和反思。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思維導圖任務,培養學生總結反思的習慣。在布置任務時,可以某一個實驗現象為中心,讓學生們思考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比如,以“流動相的使用順序”為中心,布置思維導圖任務,學生將會把高效液相色譜的流動相種類、任務要求和對色譜系統的影響的因素表現出來。此時教師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引導:選擇和使用流動相的原則是什么?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將學過的緩沖鹽、色譜理論、色譜儀器組成以及色譜柱維護等知識融會貫通,使這些看似繁雜凌亂的知識點形成一個有機體系,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4.思維導圖在交付驗收環節中的應用
學生在交付驗收環節主要學習數據處理方面的知識,這也是教學難點。由于學生的基礎較薄弱,涉及公式、計算就會有畏難情緒。教師通過布置思維導圖的任務,要求學生以查閱《中國藥典》后得到的公式為中心,進行討論學習。學生們的創造力令人嘆服:有的會將各符號代表的意義進行繪圖;有的會以公式由來為思路繪圖;還有的會將公式應用繪制出來。在這一環節,以小組討論、各組展示的方法組織教學,效果良好。各組充分討論的過程就是彼此學習的過程,各組展示也能開拓大家的思維,取長補短,而且思維導圖繪制出來形式多樣、色彩豐富,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5.思維導圖在總結拓展環節中的應用
每一個學習任務結束后,要對整個學習任務進行總結反思,以便使學生能夠將本學習任務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他項目中,舉一反三。通過思維導圖繪制情況,可判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認知和思維狀況以及學生對知識點和技能點理解的清晰度和深度。在繪制思維導圖中,遇到了困難,就能清楚地聯想到自己在學習中還存在哪些不足;若思維導圖內容不豐富,便說明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運用不夠靈活,這樣也會激勵自己努力去彌補不足。
這一環節的思維導圖,可以以工作流程為中心進行拓展,將每一個流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繪制到圖中。也可以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各環節為延展,將知識點和技能點涵蓋進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本學習任務為中心,運用現有知識,還能完成哪些相似的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方案設計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小結
思維導圖具有強大的末端開放系統,可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在每一個環節做一張或多張思維導圖,是對學生自我學習的訓練,是對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鞏固學習的好方法。應用好思維導圖,可以改善教學效果,讓學生勤于動腦、動手,從而促進一體化教學改革。
(作者單位: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