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對社會繁榮、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這給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但是在繁榮的背后,影響和制約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幾個因素仍然存在,我國高精尖人才仍然稀缺。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影響和制約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幾個因素。
一、社會因素
目前,社會各界重學歷、輕能力的現象相當嚴重,輕視職業教育的思想觀念仍然普遍存在,技術技能型人才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待遇和尊重。社會上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學歷的招用限制和就業歧視廣泛存在,中等職業學生在面臨就業的時候不能像其他學歷人才那樣可以選擇繼續考研究生、出國深造、考公務員、創業等;即使走向工作崗位,現行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也使得一線勞動力貶值,勞動者得不到應有的薪酬和職業尊嚴。有些地方部門甚至將職業教育邊緣化,嚴重影響職業教育學生的數量和質量。雖然我國現階段在經濟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當前的工業自動化程度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比較落后,目前有技術有文化的工人缺口仍然很大,第三產業沒有形成規模化。這些都嚴重阻礙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家庭因素
由于受幾千年來“學而優則仕”傳統思想影響,許多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始終認為考上大學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認為職業教育是萬般無奈的選擇。這些觀點根深蒂固,除了有社會因素影響,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和家長轉變觀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學生找到合適的人生規劃,才會使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更精彩。不只是家長,許多學生同樣認為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就是混日子。其實這些學生都很聰明,本質上并不壞。一方面需要老師、學校、家長關心幫助,使他們重拾學習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學生自己也要轉變態度,相信自己在其他領域上仍然可以做到最好。還有一個原因是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普遍家庭不富裕,甚至有的一貧如洗。雖然國家已經全面實施免學費并不斷提高對學生資助的金額,但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卻仍是杯水車薪,導致很多品學兼優的學生不得不中途輟學,打工養家。國家應該加大對學生資助力度,讓所有學生沒有顧慮,安心學習。同時家長和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念,認識到職業教育可以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職業教育本身
由于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了由不同部門、不同身份管轄的職業教育機構,從而形成了由管理部門組成的職業教育管理系統和制度。雖然經過多次調整轉化,職業教育政出多門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但職業教育管理權限模糊的問題依然長期存在。當前我國的職業院校辦學理念較為傳統,許多職業院校為了生存,不考慮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當前哪個專業比較受歡迎就開設哪個專業,只顧招生數量而不考慮教學,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學生不能真正學到一技之長。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以及對社會都是巨大的損失。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思想影響,職業教育院校行政化較深,學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比較落后,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造成職業院校的學術氛圍不濃。大部分職業院校辦學條件相對薄弱,優質資源嚴重不足,職業教育經費占國家教育經費比例偏低。教師素質問題也比較突出。職業院校教師大多來自普通高校,缺少系統的實踐動手能力,在職階段又缺少專業鍛煉的途徑和機會,造成職業院校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嚴重匱乏。課程改革也是影響我國職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應該根據國際職業標準、國內行業和企業的需求,調整專業結構,建立能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畢業即可上崗工作的學生。可以把更多的企業引進職業院校,將企業培養合格員工的過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這樣既減少了企業的成本,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同時也能為廣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雖然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春天,但是在繁榮的背后,我們仍然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和發達國家相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影響和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因素普遍存在,職業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焦作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