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后上
一、前言
在普通高中教學中進行通用技術教學不但能夠對學生創新能力有所培養,而且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轉換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其今后知識的掌握有較大幫助。因此,本文對通用技術教學在普通高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探究。
二、普通高中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概念和現實意義
1.通用技術課程基本概念
現今,普通高中都會開設通用技術課程,學習內容有科學、工業設計、環境設計、電子原理等,以此作為普通高中學生必須進修的課程。而在普通高中設立通用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通過對更多知識的掌握和開發,以此對學生創造能力以及潛能進行挖掘,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通用技術的內容大多與學生日常生活有一定關系,且通過先進技術和知識的學習,能夠對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見情況以及豐富學生生活都起到一定效果。
普通高中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最終目標有五點,即:能夠在理解前提下,使用相關知識;能夠將理解能力轉換為實踐操作;通過知識學習能夠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以及轉化為應用能力;能夠對所學技術文化有一定了解,且具有一定的選擇能力。
2.通用技術教學的現實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現今國家之間的競爭是人才之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想要持久發展和提高,必然要注重對各類人才的培養。因此,在高中階段所開設的通用技術教學就是基于這些進行的考慮。普通高中除了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要從培養儲備人才的角度去考慮,以此培養更多創新性人才,對國家經濟發展以及民族競爭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對社會擁有更多高素質人才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實施策略
1.通過項目教學法來調動學生創新熱情
項目教學法是在國內應試教育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高中生本身的課業負擔過重,且知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都較為缺乏,所以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創新意識和熱情,以此通過實踐的方法來使學生進行深入學習。通用技術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通用技術所帶來的樂趣,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
而進行該項方法需要由通用技術教學教師進行全面掌控,且教師在學習新項目過程中將項目交給學生,由學生自由分組進行項目制作,從最初的信息收集,到方案設計,以及后期的項目實施階段都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所以,從通用技術課程本身來說,其就具備一定創新力,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項目進行輔導,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
2.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實踐
在普通高中所開設的通用技術教學內容大多是源自于日常生活,所以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就可以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從身邊事物學習到知識,對學生參與實踐教學也具有一定作用,使學生獲取更多實踐的經驗。
3.關注社會的進步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的課程目標是了解科學,掌握科學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所以,在最初通用技術教學就奔著自然、科學、生活、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目標開展。而在現今網絡技術影響下,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更加方便,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到社會話題,對其豐富知識層次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學生所掌握的社會話題大多較為片面,所以通過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所了解的社會話題進行引導。比如,關于“技術所具有的價值”這一課題,其除了學生所理解的技術價值,還有諸多其他價值,如通過技術提高醫療手段,能夠為人們身體提供保障,所以其具有價值;通過技術可以實現人類外太空行走,這也是價值。并且,教師還要教導學生進行技術上的創新,使之了解到“技術推進社會進步”。學生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可以了解和掌握許多知識,這對以后進入社會,以及對事物進行正確評價等有著一定作用。
四、結語
本文對通用技術在普通高中的教學進行了探討,筆者認為,在普通高中發展和應用通用技術仍有較長的路要走,且其教學手段和內容也要隨著國內和國際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等進行改變,做到與時俱進,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更多知識點。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