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無論怎樣的教育,都不如一個真正組織起來的集體給他的教育更多。”班集體是有整個班級所組成,以完成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為共同目標,有一定組織結構和規章制度的師生共同體(齊學紅,&黃正平,2014)。一個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優秀班集體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而集體主義精神是班集體生存、發展的生命線(龐東明,2011)。集體主義精神能將原本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凝聚成為一個和諧的有機
統一的整體,從而造就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優秀班集體。
因此,通過集體主義精神的建設來培養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使每一位學生都融入集體,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我為集體、集體為我的氛圍,對于優秀班集體的建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集體主義精神建設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組織集體活動(姚秀麗,2016)。在全員參與的集體活動中,學生是集體的主人,他們充分地感受、體驗集體的強大力量,加強其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增強其為建設更好的集體獻出自己一份力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班級凝聚力也隨之增強。集體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內容需要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需要時間上的持續性。其中,我校每天進行的課間跑操是建設班級集體主義精神的非常好的機會和載體。
在以跑操為載體進行集體主義精神建設時,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集體主義精神萌芽時期,集體主義精神形成時期和集體主義精神穩定時期(祁玉平,2000)。
一、集體主義精神萌芽時期
在班級組建初期,班級集體主義精神并未形成,還處于萌芽階段,這個時期需要班主任進行班級集體主義精神教育,促進班級集體主義精神的形成。
首先,從思想上引導學生, 一個團結的集體之力大于個人的力量,讓學生重視起來,愿意為集體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跑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的動作要整齊劃一,動作的整齊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才能達到的,這就需要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保證練習的時間和認真的態度。每一位同學都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完成好自己的動作,明確自己的責任,為集體的整齊度付出自己的辛苦和努力。這個練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的責任感逐漸培養起來的過程。
其次,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設計班級跑操口號,確立跑操目標。口號具有激勵、鼓舞人心,凝聚班級向心力的作用。目標引領大家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會產生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齊學紅,黃正平,2014)。在全班同學共同努力實現每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大家一起體驗其中的心酸和成功后的歡樂,從而產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目標有長期、中期、短期之分,長期目標是我們三年跑操的最終目標,也是大家一致認同的目標: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磨練意志,熱愛生活。短期目標根據班級情況及學校活動進行調整,將目標細分為如擺臂整齊,腳步一致,有節奏感等一個個小目標。
第三,培養跑操領導小組。通過全班同學民主選舉產生領操員和小隊長,幫助動作不到位的同學,全體同學共同努力、互幫互助,營造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集體主義精神形成時期
經過萌芽時期的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和熏陶,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已經漸漸形成。這一階段主要對上個階段的成果進行強化:
第一,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對于在跑操中表現良好的同學進行表揚,評選出跑操優秀個人、跑操優秀小組等進行表彰、宣傳,為班級樹立榜樣,以此強化班級同學的集體意識。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具有良好的感染力,有時榜樣對班級里同學們的影響效果遠遠大于教師的諄諄教育。榜樣可以激發同學們的自我教育意識,他們會自發地向先進榜樣看齊,調整、規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不斷向榜樣靠近,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第二,及時表揚,強化進步。當班級每一次取得進步時,都要及時表揚進行強化,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體驗到個人對集體的責任感,從而表現在他們的行動上,即主動承擔責任,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
第三,民主管理。班主任盡量讓班干部和跑操優秀學生進行獨立管理。讓學生獨立管理不代表班主任放手不管,而是要在背后給予他們支持,做他們堅強的后盾。班主任要在班級同學面前及時肯定他們的工作成績,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及時提供給他們幫助。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也能夠更好的展開班級的管理工作。
三、集體主義精神穩定時期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和管理,集體主義精神已經滲透到學生心里,進入了基本穩定的時期。
首先,這是學生從他律狀態過渡到自律狀態的一個時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是集體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學生更深刻地融入集體。當集體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扎根之后,學生自然而然會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為集體的榮譽負責。在貫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原則時,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在班干部的帶領下全體同學齊心協力向前邁進。
其次,要隨時關注班級動態,做到未雨綢繆。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反復性,不能因為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已經進入穩定階段就放松警惕。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及時發現并解決任何一件事情。
集體主義精神建設需要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來形成,跑操只是其中一項的長期堅持的活動。除了跑操,還需要結合其他形式的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共同完成集體主義精神的建設。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集體主義精神教育時,要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在不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充分發展學生個性,完善學生性格,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龐東明.(2011).談談班級建設的法寶——集體主義精神.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s1).165-166
齊學紅.&黃正平.(2014).班主任專業基本功(修訂版).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p132-133
祁玉平.(2000).淺談集體主義教育的階段性.安徽教育.(3)
姚秀麗.(2016).優秀班集體建設之我見.速讀旬刊.(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