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方面的要求與日俱增,傳統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在進行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只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體育項目的專業性上,就當今形式來看,這種模式已經越來越適應不了社會的發展,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就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如何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育專業 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體育教育不斷進行改革的大前提下,如何加強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能力成為了相關人士關注的重點,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師一直將重點放在了體育項目的專業性與競技之中,忽視了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學生畢業之后依然還是學生的狀態,成為不了體育教師,因此,將教學目標放在培養學生教學能力的新改革,新理念提上日程來,成為了現階段各高校必須重視起來的問題。
1教學能力培養目標
1.1課堂規劃能力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課堂規劃能力主要是指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具備對教學方向的掌控、有規劃性的設計課堂所需要完成的體育教學內容、了解并且正確的運用體育教學器材、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等對于課堂內容與課堂總體進程中的規劃與安排的能力。
1.2教師執行能力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成為教師時還需具備執行教學內容的能力,其具體內容包括:正確運用口令、動作指導、講解課堂教學內容,管理課堂秩序、運用新課改下的新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對回收的課堂反饋進行總結歸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測評以及最后對于處理危險發生的應變力等方面,要求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系統的學習與訓練。
1.3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能力
高校在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時,還需將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能力作為培養的關鍵。這種能力的培養重點在于學生組織體育競賽、進行體育專項的專業指導、判裁競賽的能力以及對其他運動員的培養能力等。
1.4教學總結與反思能力
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成為體育教師之前,還需培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總結與反思能力,彌補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對弱點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也是成為一個優秀體育教師的重要前提。
2高校體育教育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2.1教學模式單一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對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方式依然采用過去傳統老舊的模式,專業課與教學類課程安排不科學,主要的課程安排依然還是在學生體育專項上,對于教學能力等理論與實踐類的課程安排過少,使學生自身也不理解關于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意義,不僅如此,即便在較少的教學能力課程安排上,也是將課程劃分的過于細碎,沒用重視每個教學能力間的共通性。在體育專項課程的安排中,教學的主要方式也在競賽之上,以提高體育項目的專業性為中心,這樣傳統的教學模式削弱了學生的教學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獨立教學中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2.2實踐活動安排具有不合理性
對于體育主教育專業學生而言,在校的的生活不只是接受知識,還有對所學到的知識加以整合與運用。但是就當前各高校的現狀來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依然是在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少有實踐機會出現,使學生很難完全理解教學理論知識,更不利于學生將教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雖然在高校里面都有實踐課程的安排,但是由于過于忽視,并沒有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課程淪為了形式主義的產物。
2.3忽視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對于體育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忽視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了各高校的“通病”。根據不完全調查,各大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指導教師對基礎教育的現有情況還不夠了解,在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課程的教學中,依然采用的是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至于學生從指導教師那里得到的關于教學理念等知識已經完全與現實脫節,使學生難以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
2.4缺乏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系統的評判標準
對于學生階段性的評判,是教師得到教學質量反饋的唯一方式,使教師與學生彼此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的進行總結與完善,讓教學任務能夠更好更快的進行,因此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階段性評測標準尤為重要。但就目前現狀來看,教師對于評測標準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測時,沒有公開性與透明性,嚴重滯后了教學任務的完成。
2.5師資力量的匱乏
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多方面的教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各大高校在對師資力度方面一定要加強監督與管理,但是由于各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夠,導致教師不能將教學理論知識更好的傳達給學生,造成教學質量下降,對學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3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具體措施
3.1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教學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學校與指導教師共同配合,結合前人智慧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與完善,因此在學生所需的種類繁多的教學能力培養中,就應該根據培養的大方向,制定出詳細的計劃,分部完成這個巨大的教學任務量。
在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時,首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制定計劃的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養成良好的體育專業核心素質,讓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觀摩,使其了解到教學的基本流程以及注意重點,不斷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例如:在某高校的教育能力專業課中,指導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了某小學一節體育課的相關視頻,讓學生熟悉教學的流程,指導教師再將課程中的基本規律與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教育案例更加深入的對教學能力專業知識的進行理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教學能力水平。endprint
3.2提高實踐課堂的重視程度
在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重點放在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上,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是否可以學以致用。在進行新知識的傳授時,指導教師也應將教學的方式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課堂上進行自主的思考,從而更好的將教學能力與今后的教育生涯相結合。
3.3加強體育教育學生基本教育素質
在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教育學習時,學??梢苑e極展開一些能夠訓練學生基本教師職能的活動,支持學生自發性的組織訓練教師基本素質的競賽;多次開設模擬課堂,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學能力的訓練,鞏固了學生對于基本教育技能知識的掌握;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對教案的編寫,使其對未來的教學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例如:某高校學生自發性的開展講臺實踐課程的過程中,組織者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去講臺模擬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講解,并評選出表現最好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運用這種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并且在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模式,提升了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效率。
3.4健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評測標準
在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測評之時,應該對學生的實習狀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管,杜絕鍛煉與檢驗學生教訓能力的重要階段變成一次日常的實踐課程的現象發生,這樣做不僅達不到對學生的評測標準,而且還會使學生實習基地對于高校產生誤解。鑒于此種情況,在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評測的時候,應加強對學生實習情況的監管力度,其次應對學生教學能力進行多方位的考核,及時指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為學生以后的體育教育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某高校進行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測評中,指導教師讓學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并結合身邊的案例提出自身對于體育教育行業的幾點思考。采用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測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認清自身的發展道路,同時也將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貫徹到底。
3.5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高校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提高教學能力的培養中,由于需要學生具備的教學能力種類很多,故注重教師總體的素質也成為了提升學生教學能力的關鍵所在,同樣,在指導教師授課的過程中,應該以采用重視培養學生教學能力,體育專業素質次之的這種教學方式,在體驗教學的過程中,得到教師更好的指導,為今后成為體育教師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4總結
基于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提升教學能力的幾點措施不難看出,各高校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做法貫徹到底,不僅促進了學生教學能力的提升,而且還為學生在今后成為體育教師的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金項目:2017年度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7-JSJYYB-222)。
參考文獻
[1] 張明偉.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15,36(03):131-134.
[2] 劉煥南.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修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途徑的實證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6.
[3] 周一飛.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評價與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16.
[4] 于新彥.西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分析與評價性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6(04):6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