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智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心理健康問題儼然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脅健康、生命。學校加強對師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能夠為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和諧氛圍的營造提供重要的保障,尤其是教師,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加強對教師心理狀況的監控和疏導能夠為學校智育與德育的有效開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師生;心理健康;和諧校園;對策
和諧校園的構建是保障學生教育與成長的基礎,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也是每個學校的使命。健康既包括身體層面的不患病,同時也包含學生心理狀況不存在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接觸事物的復雜和學習、生活壓力的加大,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難免會患有心理疾病,甚至產生一些過激行為。為了克制不良影響的產生,學校要在加深對師生心理健康問題防治的基礎上,豐富課余生活,讓學生與老師獲得情緒上的緩解。
一、職業壓力下的教師心理問題
教師一直是高壓人群,其壓力主要來自教學成績、職稱評定、人際交往等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越來越多的人理解老師工作的辛苦,但是仍有部分人對教師呈懷疑的態度,來自社會、威信等方面的壓力也讓教師這一職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應試教育對一線教師施加的壓力不言而喻,學校和家長也常以學生的成績來斷定教師教學的好壞,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偏頗,但是現有的社會認知帶來的只能是這樣的現實。職稱評定制度也與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各種獲獎、參賽經歷相掛鉤,教師只能在教學與積攢資歷的過程中舉步維艱。欠缺理性的教育環境讓教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外,人際交往是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內容,在班級中需要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做好家校聯系的工作,家長素質良莠不齊,認識事物的方法與觀點也不盡相同,這都給教師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壓力,也是促使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來看,教師心理問題首先體現在情緒的控制上,有些教師會呈現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對于學生管理過于嚴苛,甚至過分暴力;其次,抑郁也是教師的常見問題,呈現郁郁寡歡的狀態,對工作提不起興致,對待事物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嚴重的人還會出現自殘的現象;最后,人際交往中猜疑、妒忌、自閉等也是時有出現的行為。
二、課業負擔中的學生心理問題
來自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大陸3.6億左右的未成年人中有30%左右的人患有心理障礙類疾病[2]。我們知道這些人主要是學生群體,其心理疾病主要體現在學習、情緒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眾所周知,成績已經成為衡量學生能力標準的主要標桿,這也讓衡水中學的教學模式被許多學校效仿,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學生將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學習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勢必會出現心理失衡、自暴自棄的現象,家庭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最初的環境保障,但是隨著破裂家庭的增多,單親學生已經屢見不鮮,監護人對孩子的關心不夠,也會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帶來很嚴重的影響,馬加爵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其影響就如警鐘一般提示著我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舉措
(一)強化師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理論認識
學校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推進“心理健康”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學校作為健康教育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就要對學生和教師心理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搭好健康發展的橋梁[3]。因此,學校要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理論學習工作,組織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召開研討會議,針對校園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難點進行集中討論,制定解決方案,幫助教師和學生的成長,達到有效監督的目的。同時,對心理健康工作進行階段性的調整,可以適當制定符合本校特點的考評辦法,將“心理健康”建設落到實處。
(二)建立專人專管的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同時也是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業,為此,學校需要設立專門的部門和專門的心理咨詢人員幫助教師和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常常在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被人重視,而這一時期也是極難攻破的階段,為了防微杜漸,從根源上控制心理疾病的發生,就需要專職人員定期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心理檢測,召開講座幫助大家解決問題[4]。為了避免人員缺失帶來的工作不便,也可適當吸納一些心理愛好者,組織專業培訓,讓他們與患病師生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結語:
心理健康是促進師生發展的重要保障,心理教育工作者只有設身處地地幫助教師和學生解決問題,促進教師與學生自我疏導能力的提升,才能促進和諧校園的成功建立。
參考文獻:
[1]黃飛,陸闖,朱志偉等.試論工會平臺視角下高校師生心理健康綜合評估體系構建[J].法制博覽,2016(34):23-27
[2]李利芹.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師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探究[J].文教資料,2016(1):128-129
[3]李耀強.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打造師生心理健康[J].考試周刊,2015(63):178-178
[4]吳麗玫.高職院校教師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影響機制及優化途徑[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3(4):66-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