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顧章恒
摘要:礦山安全一直是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何提高安全系數避免險情的發生是人們一直研究的重點。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礦山企業的安全系數,本文對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研究,根據礦山井下實際情況給出了科學的整改和完善對策。另外本文也提出完成六大系統建設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后期的科學管理和及時維護,確保六大系統穩定運行時重中之重。
關鍵詞: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問題;對策
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通常包括:礦山調度指揮中心及環網;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信聯絡系統;緊急避險硐室;壓風、壓水自救系統。整個系統由現有人員定位基站(無線通信)、監測分站、傳感器、檢查站、電源箱、光纜、電源線、網線組成,這些設備遍布在礦井下各個中段的作業面。由于六大系統組成設備比較多,運行、維護包括使用人員都有個熟練過程,新設備也存在磨合周期,所以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另外由于設備分散,敷設面廣,某些區域現場環境比較惡劣,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六大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故障率較高。
一、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在應用過程中發現的首要問題就是維修人員培訓不到位,對系統的理解和掌握熟練程度達不到要求。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能判斷故障類型及故障范圍,不能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維修人員不能依照規程操作,經常需要進行二次維修,影響了礦山避險系統恢復正常的時間。
(二)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部分設備安裝接線不規范。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風速、風壓測試儀的電源線接在了開關的電源側,這樣產生的問題就是在開關斷電后,依然會在終端的顯示屏上顯示該設備仍處于帶電狀態。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部分設備的安裝地點選擇不合適,沒有做到防塵、防水、防沖擊波。另外在建設的過程中許多線纜鋪設預留盤余不夠,造成在發生問題之后許多線路斷線后做了兩個頭就不夠長了。
(三)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工作現場環境潮濕。電子設備制造比較精密,設計到眾多電子元器件,電子設備受潮,會讓設備的絕緣性能不斷下降,進而發生短路現象。絕緣的破壞過程因為長時間處于熱的作用下不斷變脆,時間一長或者遭受振動后產生開裂現象,這時周圍的潮氣進入裂縫,很低的電壓也會引起放電,造成絕緣材料擊穿。另一方面裸露的金屬導體隨著濕度的增加會不斷的讓氧化腐蝕速度加快讓導體聯接處接觸電阻增大,這就會讓導體局部過熱。因而,六大系統設備及線路長期處在井下潮濕環境中,發生故障的幾率大大提高。
(四)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現場粉塵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害性粉塵大多電阻不高,又由于粉塵的塵粒電荷性、吸水性,很容易使粉塵在電子設備的周圍凝集沉降,從而破壞了電子設備的絕緣強度,操作過程中極易造成電氣擊穿短路事故。尤其是有的粉塵還堆集在電路板內,造成電氣誤動、短路等,對其安全運行造成很大危害。
(五)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現場爆破沖擊波。因為人員定位、監測監控及傳感器離爆破現場較近,這樣每次進行爆破時造成的沖擊波會對六大系統的設備、電源及線路產生難以想象的傷害,產生的沖擊波會將監測分站設備內的核心板震落及造成電源插頭松動。如果井下進行爆破的頻次增加,這些問題產生的重復性會不斷增強。
二、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應用中需要采取的對策
(一)加強對六大系統維護人員技術培訓、加強維護人員安全學習,提高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操作維護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的能力。充實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維護人員隊伍,可以對全社會或企業內部招聘具有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人員來對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進行日常維護。通過實踐和內部交流,提高操作能力和維護水平,制定科學的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維護制度,不斷增強維修、運行人員對整個系統的熟悉。
(二)及時開展六大系統應急救援演練,確保將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的潛能最大程度的開發出來,在運行和演練中對系統的整體功能進行效果驗證。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做到入井人員熟悉六大系統相關技術知識,并能正確、安全、熟練使用,并能夠根據具體問題給出科學對策,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和應急救援能力。
(三)加強礦山六大避險系統設備及管線的防潮、防塵、防爆炸沖擊波管理,有效改善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運行環境。改變部分設備及管線的安裝地點,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環境好、巖石結構穩定的地方,盡量避開采空區等環境影響大的地區;對不方便改變安裝地點的設備,采取加裝防水蓋板、改明裝為暗裝、加強密封等措施;對爆破區附近設備采取加固、焊接等防爆措施;縮短清掃周期,盡量將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每一個具體的設備管理責任能夠具體到人。
(四)在礦山六大避險系統設備及管線的布置方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實用,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減少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問題故障的產生,布置上不僅僅要做到美觀和標準化,更是咬合實際現場工況相結合。比如,線纜不能太緊,要預留一定的盤余,接頭處應該有明顯的標識(以備檢修及查線方便)。
(五)注重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的升級和擴充。首先必須要根據當前井下生產系統的發展變化而隨時實施科學合理的調整和補充完善;其次伴隨信息科學的發展和工藝的進步要不斷對礦山六大避險系統進行升級,但是務必要注意此時要在確保可靠的前提下進行,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由于下井人員流動性較大,其人員定位信息中的個人信息要及時更新和備份。
(六)在日常運行過程中要建立完善六大系統的技術檔案,能夠不斷促使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服務于員工,另一方面也要創造條件能夠讓員工便于查詢各大系統技術參數、圖紙和安裝、使用、維護等相關基礎資料信息,讓員工對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做到心中有數。
三、結束語
建成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只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最重要的還在于后期的使用。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的管理、維護和運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制定相應的對策,確保礦山六大避險系統在線運行的準確性、可靠性,縮小監測數據的偏差,降低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故障率,使礦山六大避險系統真正對礦山安全生產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輝,賈雪珠.礦山六大避險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銅業工程.2016(01)
[2]唐景文.江永鉛鋅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工程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3
[3]黃丹.基于“六大系統”的礦山CIMS生產管理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