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提要:提高監管效率,改善監管效果,將信息化及“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引入城市揚塵治理,實現等動態行為實現實時監督,遠程監管。
關鍵詞:建筑施工現場PM10揚塵治理;互聯網+建設工程監督;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
一、治理城市揚塵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
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城市揚塵治理涉及眾多的建筑企業和工程項目,揚塵治理在工程不同階段的側重點和技術手段各不相同,這些特點為監管部門帶來了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目前,我市在建工程有1803項,我站承擔了全市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一線技術人員只有32人,技術人員配置嚴重不足。為提高監管效率,改善監管效果,將先進技術手段引入城市揚塵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科技實現電子監管是實現揚塵治理全程透明化監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監管效率的得力工具。借助云計算、物聯網、數據倉庫等信息技術,構建一個覆蓋全市的監管綜合平臺,實現揚塵治理閉環管理。系統平臺建設完成后,將大幅度提高揚塵治理工作的效率和力度,從而實現揚塵治理從被動監控向主動監控、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的雙轉變,確保責任主體的行為與后果的切實可控,在工程建設領域真正形成一個對城市揚塵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實現的功能
(一)建筑施工工地主要揚塵污染產生點管理系統
對本市轄區內所有建設建筑施工現場進行備案登記,備案基本信息包括:項目名稱、項目地址、項目經理及聯系電話、揚塵治理負責人及聯系電話、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及聯系電話、揚塵點登記。
揚塵監測:對轄區內重大揚塵產生點安裝揚塵監測設備,并將監測點的揚塵數據實時回傳至系統平臺,揚塵數據包括:采集時間、設備編號、揚塵監測點編號、PM2.5/PM10、溫度、濕度、風速;具備設備異常提示超標、臨界報警功能,并形成既要信息具備歷史數據查詢功能。
違章違法處理:對轄區內揚塵產生點出現超標排放行為進行執法處理,處理信息包括:執法科室、執法時間、違法行為、執法依據、責令整改內容、整改日期等。
(二)建筑施工綜合監控系統
綜合監控系統:信息系統對轄區內所有揚塵產生點進行有效監督管理,還要實現與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硬件設備系統對接,與信息系統無縫對接。
1.能夠實時查看施工現場情況
2.具備設備異常提示報警功能,并形成既要信息
3.具備錄像回放功能
(三)內部辦公
1.監督登記。
利用計算機信息化的優勢,打破信息孤島,錄入參建各方信息登記,信息須結合建設規模等信息對錄入信息進行提示、限制,并能夠根據建設地點的和所屬區域進行任務分派,登記信息能夠打印。
(1)工程信息。工程名稱、建設地點、所在區域、結構類型、預算造價、質量目標、計劃開/竣工日期、實際開/竣工日期、監督室、竣工狀態、建設規模、項目類型、安全目標、投資類別、設備安裝工作量、備案狀態及編號等
(2)建設單位。單位名稱、資質等級、項目負責人、證書編號、聯系電話、見證取樣、證書編號、聯系電話等
(3)監理單位。單位名稱、資質等級,總監工程師、見證取樣人、安全監理員、專監工程師、監理員等的證書編號和聯系電話等信息。
2.日常監督。根據不同功能進行監督編號、建設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信息的生成,并能夠錄入形象進度、天氣、溫度、參加人員、監督人員、其他人員和其它相關信息、附件上傳(照片文件等資料)等功能,變更相應工程狀態,并能夠現場打印。
3.竣工驗收。根據不同功能進行監督編號、建設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信息的生成,并能夠錄入實時信息、參加人員、監督人員、其他人員和其它相關信息、附件上傳(照片文件等資料)等功能,變更相應工程狀態,并能夠現場打印。
4.備案管理。備案信息管理、超期提示、相關人員提醒、整改及處罰提醒。
5.工程評優。依評優條件與工程狀態進行篩選、提示,記錄評優流程生成相關報告。
(四)后臺基礎信息庫
信息管理系統須能夠導出多種辦公軟件格式,能夠生成相應報表,并提供人員登錄及操作記錄;根據局、站、科室人員的工作職能,劃分權限執行相應工作內容,完成所賦予的審核、審批程序并形成文件。
(五)綜合短信預警平臺
數據庫人員的信息分類短信發送,預警提示違法告知等功能。
(六)電子地圖
電子地圖使用鶴壁市地理信息系統的電子地圖,應用系統實現與該地圖的對接。
1.顯示項目位置、揚塵數據等相關信息。
2.可進一步查詢項目詳細信息。
3.對應系統后臺基礎信息庫
(七)門戶網站
實現政府向社會公眾發布的政務活動信息,包括站內新聞、政務公開、機構職責、曝光臺、法律法規、通知公告、辦事導航、表格下載、網上辦事、受理查詢、相關文件查詢等。
(八)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
實現APP、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移動手機端應用支持;與網站同步信息發布,監督人員對建設項目信息、人員信息、位置、PM10數據、現場視頻查詢等。
三、起到的作用
1.將參與工程建設中的責任主體單位納入監管,實現監督站與企業的資料申報、審批、問題整改的下發及處置回復等工作通過互聯網辦理,減輕企業及監督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2.對重要的工作設置手機短信提醒功能,通過短信發送到相關人員的手機上,相關工作得到了及時處理;
3.通過電子地圖能將工程及參建單位進行關聯展現,可以通過點擊地圖上的圖片查看工程信息、工程資料、施工現場、商混供貨企業、監理及區監督站的基本情況。工程地圖還可連接工地現場視頻、商混企業視頻以及建筑垃圾運輸GPS定位;
4.建筑施工現場揚塵點的信息化監管,達到揚塵點信息可查。揚塵信息歷史查詢(PM2.5/PM10小時曲線、日曲線),對異常數據可進行溯源;
5.建筑施工現場電子執法,利用法律法規數據庫,執法數據庫,執法案宗數據庫,通過手機app實現項目信息、企業信息、人員信息、設備信息、揚塵信息(PM2.5/PM10)動態檢索;
6.監督業務的網上辦理。門戶網站為企業及廣大市民提供網上業務受理渠道,每項業務的辦理過程,企業、人員到場次數不超過一次;
7.對施工現場100%設立圍擋,施工現場的所有物料堆放要100%覆蓋,施工現場裸露地面是道路的要100%綠化、覆蓋,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要100%噴淋,拆除和土方作業時要100%噴淋,渣土運輸車輛要100%封閉等動態行為實現實時監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