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軍
摘要:創業教育已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得到重視和加強,但高校創業文化建設仍顯滯后。高校應從突破傳統教育思想觀念、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氛圍等方而著手,加強高校創業文化建設。
關鍵詞:創業文化;創業教育;創新;創業
1 引言
正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影響下,中國高校的發展和高校的學校文化建設發生了重要變化。高校逐漸重視創業文化建設,積極加強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意識、能力和精神,并不斷完善創業配套機制體制,因此,高校創業文化日益走向了學校文化建設的中心地帶。
“高校創業文化指高校在推進創業教育和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由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表現為高校師生積極創業的價值理念、精神狀態和實際行動。加強對高校創業文化的研究,使其更好地發揮導向、引領、凝聚作用,能夠對學生思想行為產生持久深入的影響,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2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1)加強高校創業文化建設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活力。
開展創業教育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而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獲得需要長期的培植、熏陶和積淀。加強高校創業文化建設,使創業意識、創業精神成為校園文化、校園精神的重要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創業能力,增強學生敢于創業、勇于創業的內源動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活力和投身創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造個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張揚,為學生畢業以后走上創業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高校創業文化建設可以提升校園文化的品質。
校園文化反映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風貌,是一個學校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綜合體現。而創業文化的精髓是鼓勵創新、敢于冒險、容許失敗、寬容失敗,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凸顯創業文化的培育,既適應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提出的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要求,又將“創新、創業、創優”等時代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品質。
3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文化建設的路徑
(1)完善創業制度文化的頂層設計
大學生創業政策是國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將相關創業政策和制度在高校的具體化。高校在堅決貫徹和執行這些政策和制度的同時,也要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以及在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全盤落實學校創業制度文化的頂層設計。
具體來說,首先,要理解和吃透相關的創業政策和制度。創業政策和制度一般是宏觀的,具有全局性的和普遍指導性的綱領性文件。高校在進行創業制度文化的頂層設計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和理解此類相關政策和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和制度的引領性作用。其次,創業制度文化要針對性強,符合學校發展和大學生的實際需要。一般來說,制度文化包括顯性的制度形態和隱性的文化形式。顯性的制度形態有文件、政策和規范等;隱性的文化形式包括思想觀念、價值觀、態度和信念等。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互相滲透和影響的。創業制度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實施一定要尊重和滿足高校培養對象的實際需要,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最后,創業制度文化一定要適應學校文化的“土壤”,要和學校文化發展步調協調一致的。高校創業制度文化的“種子”要想落地生根,發芽成長,必須結合學校文化這片“土壤”,必須參照學校文化建設來落實創業制度文化的頂層設計。 2.加強高校創業文化活動的具體指導。
對于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創業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有許多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需要學習和體會。高校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按照培養計劃和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和開展一些符合大學生自身特點或和專業領域相關的創業文化活動。例如,創業技能大賽、創業項目競賽、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或講座等。大學生通過組織和參與這些創業文化活動,能夠學習和掌握相關創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助于將來創業實踐的成功。
高校創業文化活動的開展,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創業文化活動前期要有設計和宣傳,中期要有落實和組織,后期要有總結和反思。尤其是在開展創業文化活動時,高校應該加強對于大學生的組織和指導,委派有經驗的創業教育師資或相關行業領域的專家、企業主等對于創業活動進行組織、指導、檢查、評估和總結反饋,提高創業文化活動的教育性和實效性。
(2)加強高校創業制度文化監管與評估
任何一項制度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高校創業制度文化也是如此。高校創業制度文化是動態的,是不斷變化的,是隨著社會經濟常態化和高校自身發展而變化的。它既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作用,又遵循自身發展的規律,因此,高校應該成立相關的職能部門或引進第三方機構,以加強高校創業制度文化的監管與評估。
(3)培育良好的高校創業教育環境。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機制,在教學管理、教師考核、創業基金、學生獎勵等方而向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創業傾斜,鼓勵開展和參與具有創新性的教學科研和創業實踐活動,使更多的大學生不僅想創業、敢創業,而且能夠創成業,讓創業者通過創業改變命運,得到實惠,實現人生價值,使更多的人形成致力于創業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既是創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又是創業文化建設最有效的推動力量。高校管理部門都要以支持創業、服務創業為己任,想創業者之所想,幫創業者之所需,解創業者之所憂,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應加強與社會相關部門、團體和用人單位的合作、協調,整合多種資源,為學生的創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高校還應注意對學生中的拔尖人才進行重點培養,為他們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包括幫助他們對科研成果進行市場論證、爭取投資伙伴等,引導大學生早日介入社會,為科技創新、自主創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韓會平.創業社團在推動校園創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以安徽省某高校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4(06)
[2]張效東.大學創業文化的結構、內涵及其構建[J].安順學院學報. 2009(06).
[3]木志榮.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4]宋玉蘭.我國創業文化理論體系的構建芻議[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13(01)
[5]劉萍.“以就業為導向”的本科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西北民族大學的嘗試與探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27(1):36-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