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陽
摘 要: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日新月異的進步中,作為其中一項重點內容的養殖業之中的桑蠶生產,也同樣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桑蠶生產的歷史十分久遠,而我國蠶繭的出口量占比也非常多,可謂是一項非常火熱的事業。但是其中或多或少也存在著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使該產業遇到了嚴重的瓶頸。本文主要就是針對這些問題和危機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養殖業;桑蠶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S88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78
1 桑蠶產業的分布
桑蠶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0~30℃,溫度過高或者濕度過大都會導致對其生長的阻礙,因此在全球范圍內,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地區,國內主要分布的省份達26個之多,有近2000萬的桑蠶養殖戶。年幼的蠶比較喜歡陰暗潮濕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環境,更容易快速生長。
2 桑蠶業現存問題
2.1 用具消毒不全面
一部分養蠶戶中,缺乏消毒意識,或者消毒方式以及所選用的消毒試劑并不合適,在蠶室或者是養蠶用具上殘留了大量的病毒。消毒工作應是在1個密閉空間內,靜置一段時間才會有效果,由于消毒工作不到位,往往會導致一些桑蠶很容易感染這些病毒,造成生病或者是死亡,對養蠶戶造成經濟損失。
2.2 溫度、濕度不達標
養蠶時,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對于桑蠶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當前的養蠶戶中溫度設備配置都比較落后,調節溫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不能根據桑蠶的生活習性及時調整溫度。桑蠶對于濕度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不注意這些問題,很容易導致桑蠶的死亡或生病。
2.3 養蠶技術太落后
養蠶戶需要逐步替換自己的養蠶設備,目前大多數并不理想的情況都是由于設備跟不上所導致的,一些小規模的技術落后的養蠶戶,所需人為的勞動強度大,收獲卻并不理想。讓這些養蠶戶自己來出錢投資養蠶設備必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政府的扶持和鼓勵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2.4 土地周轉欠規劃
從桑蠶生產業的長遠前景來看,對桑葉的需求是生產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這就牽扯出土地問題來,自古以來土地問題都是比較難以調和的問題,養蠶戶如果不能認識到將土地整合統一處理,就會嚴重阻礙其發展。
3 提高桑蠶產量的措施
3.1 嚴格遵守消毒步驟,防患于未然
對于養蠶室以及養蠶用具要做到徹底的全面的消毒,及時的通風和晾干;對于有過膿病的一些蠶室,要進行特別的消毒處理,墻壁以及整個蠶室都應該進行全面的消毒。這對于疾病的預防以及根除都有好處,也可以提高產量。
3.2 逐步提高養蠶設備的專業化,更好的控制蠶室環境
養蠶設備的專業化以及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可以緩解人力對于蠶室的溫度以及濕度和其他一些條件的控制,使溫度、濕度控制在更加適宜的范圍內而不至于使桑蠶產生病變或者死亡。這就需要在個人的投入以及政府的扶持方面加大對于養蠶設備的專業化投資,以確保桑蠶的成活率獲得更高的產量。
3.3 政府加大投資,持續指導桑蠶生產技術
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桑蠶的生產量,還需要注意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桑蠶養殖技術科學化和規模化,即將桑蠶養殖技術在個人的投資或是政府的扶持之下,逐步完善適合桑蠶的生活習性以及生活條件的技術水平,將產業做大做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3.4 土地流通中的科學調配
讓桑蠶生產戶認識到土地合并生產的優勢以及發展前景,做好思想和教育工作,逐步加大桑葉的種植面積,使桑葉供給充足,避免供給不足的情況,使土地充分發揮應有價值。
3.5 培養專業人才,達到高效生產
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長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要從國家與社會方面發力,就桑蠶生產展開相關培訓,使人才從基礎桑蠶生產學習開始,逐步學習桑蠶生產方面的技術,提高人才的桑蠶生產基本能力,達到可以獨立生產的程度,并試圖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來為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力求最快時間內縮短與國際技術之間的差距與不足。實現桑蠶生產的高效生產以及科學化生產。
4 結語
實現桑蠶生產的高效生產是十分重要并具有意義的,應通過種種的方法在未來的時間里,改善以上的種種問題,不斷進步。讓我國桑蠶生產前景不斷提高到世界的整體水平。桑蠶生產不僅使地方經濟有著長足的發展,還能夠幫助農民群眾脫貧致富,一定要調整產業結構,實現桑蠶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蠶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力,使我國經濟的發展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韋紅群.桑蠶高產養殖技術研究[J].北京農業,2014(9):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