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曹惠容
對海南島農村骨干教師的海洋認識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老師的海洋意識整體薄弱,基礎較差,但是參與意識較強,有較好的行動基礎。在此基礎上,擬提出增強海南農村骨干幼兒教師海洋意識的幾點措施。
海南農村幼兒教師海洋認識調查海洋作為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實施,對海洋開發的重新認識與定位顯得尤為迫切。海南作為“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中的重要省份,理應走在海洋教育的前列。而幼兒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承擔者,對從“娃娃抓起”的海洋教育理念的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調查目的與方式
1.調查目的
通過對海洋基本情況,海洋基本常識如海洋資源,海洋經濟以及海洋發展、海洋保護等問題的調查,了解到海南省農村骨干幼兒教師海洋認識的基本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升他們的海洋意識水平,為實施海洋教育奠定應有的基礎,為海南省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提供良好的師資隊伍。
2.調查方式
本次調研主要采取問卷的方式,以單項和多項選擇題為主,共24題,內容包括我國海洋的基本常識、基本狀況、安全與防御、海洋經濟等方面。本次調研共計發放問卷94份,回收94份,其中有效問卷88份,有效率為93.6%。然后,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歸納總結出海南省農村骨干幼兒教師海洋意識的基本現狀。
二、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海南省農村幼兒骨干教師對于海洋發展的參與意識及海洋環保意識較強,但對于我國海洋的基本認識整體不太理想。
1.對海洋發展的參與意識較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參與意識是指個體積極參與各種事物的心理狀態。這是現代人的突出特點,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樂于參與各項社會性事務,并且還會主動學習,不斷強化自己的行為及意識。本次受調查的幼兒教師中,35歲以上的教師僅占調查對象的4%,其余均為30歲以下的年輕幼兒教師,并且他們都有大專以上學歷水平。年輕,學歷水平相對較高是海南省農村幼兒教師的顯著特點。
調查結果顯示,海南省農村骨干幼兒教師對我國海洋發展政策等方面的了解相對較好。比如55%的老師知道我國有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大多數幼兒教師知道并了解近幾年我國重大的海洋成果,例如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裁人深潛器深淺7000米深海,“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雪龍號”成功完成基地科考等。不僅如此,幾乎所有骨干幼兒教師都認識到海洋擁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同時他們也意識到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的開發還存在著很大的困難。而且,他們也認識到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69.3%的老師認為海洋是國家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區域,超過50%的教師認為在海洋管轄爭議區應加強資源的開發利用。近50%的教師認為我國國民的海洋意識比較強,44%的老師知道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以及“一帶一路”的戰略目標,這群年輕的幼兒教師也表現出了應該積極參與的意識。而且,他們中多數也在不斷思考與海洋相關的問題,比如57.3%的幼兒教師意識到近代以來我國主要安全威脅來自海洋,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幼兒教師已認識到海洋發展對國家整體發展的重要性。
2.海洋教育及環保意識較強
在海洋教育方面,受調查的幼兒教師中,有92%的老師都支持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展海洋意識教育。他們認為,在海南這樣一個四周環海的省,應該大力加強海洋教育,這種教育應從幼兒園就開始,一直貫穿到高等教育。但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相關的課程、教材及相關專家的培訓與指導。而在海洋環保方面,多數教師認為我國在海洋環境保護及治理的管理與政策執行力度都不夠。他們認為需要擬定專門的海洋環境保護法以及政策執行力,同時還應加強國民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及相關的研發能力,才能切實保證海洋生態環境不被惡化及海水污染等問題。
3.海洋基礎常識薄弱
參與本次調查的老師有80%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作為海南幼兒教育未來的主干力量,他們擁有的海洋基礎常識不容樂觀。比如,僅有20%的教師知道海上絲綢之開始于我國古代秦漢,9.9% 的老師知道現今南沙群島島礁的具體數量,13.3%的老師能準確說出我國四大島嶼的名稱,11%的老師知道我國專屬海洋經濟區的范圍。以上數據顯示,海南省幼兒教師在海洋常識,海洋地理,海洋文明等方面的知識儲備明顯不足,而且對我國海洋文明的發展等相關知識也了解不多。
三、增強幼兒教師對海洋認識的舉措
針對海南省農村骨干幼兒教師在海洋認識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重點提升他們的海洋科普知識、增強他們參與海洋活動與海洋環保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園實施海洋教育提供良好的師資隊伍。
1.提升海洋科普知識
為了更好地在幼兒園實施海洋教育,海南省教育當局應提升海南農村幼兒教師的海洋基本常識。比如組織幼師進行專門的海洋知識培訓如學習海洋科普知識如海洋面積、海洋地理、海島名稱及具體位置、濱海城市的名稱及其特色、海洋生物、海洋安全、海洋文化、海洋發展歷程、海洋貿易、海洋環保等。而幼兒教師學習相關的海洋科普知識后,要將其知識積極轉化為實踐能力,如挖掘幼兒海洋教育素材、編寫幼兒海洋教育教材、建設海洋特色的幼兒園文化氛圍,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海洋教育以及創設良好的海洋文化環境,以不斷提升幼兒的海洋科普知識。
2.增強海洋活動意識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和實施,海洋大國,海洋強國的建設,讓我國國民都融合在“新海洋時代”的浪潮中。因此,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種海洋教育活動,提升他們的海洋意識是非常必要的。如通過海洋意識的講座,海洋意識的短期被訓,舉行幼師海洋知識的演講比賽,參與“藍絲帶活動”,提升幼兒教師的海洋參與度,不斷強化和內化幼兒教師的海洋主人翁意識。同時要抓住各種與海洋有關的紀念日、人物及故事,通過報刊書籍、廣播、網絡、宣傳欄對幼兒教師進行宣傳。如通過一年一度的“中國航海日”這一節慶,在全島范圍內組織幼兒教師開展紀念中國航海事業輝煌歷史的活動,灌輸和宣傳我國悠久的航海文化和海洋文化,大力宣傳海洋國土觀念,增強幼兒教師海洋意識。
3.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盡管海洋資源極其豐富,但是海洋資源也應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幼兒教師應了解基本的海洋資源如海洋生物、海洋石油、海洋礦產等的開發及利用的方法。不僅如此,幼兒教師還應了解海洋環保的相關法律、內容及方法,同時還應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不做任何污染海洋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具備較好的海洋環保意識。
本文系三亞市科技局課題“園校合作的現狀調查——以瓊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課題編號為2015YD09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