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本
在高中階段,語文占的比重很大,語文作為一門國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承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種精神的滋養下,中華民族得以展露風華。可見語文的重要性,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我們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逐步探索,讓每位同學感受到高中語文的魅力。
高中語文實踐教學重要性傳承一、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之所以語文在高考中是150分,是因為語文學習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很多同學認為語文難以提高,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無心探索語文的奧秘,不得不說,這種想法摻雜了功利成分,他們可能只是想單純的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這種想法其實并不能完全否認,這也是從側面暴露了我們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學習語文并不是簡單地學一門語言,作為炎黃子孫,只有學好語文,閱讀各類古典名著,才能深入了解我們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和美德,培養學生立足于中華文化的土壤使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高中時期學生的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對于文學的渴求也逐步增加,高中語文富有魅力,有文化內涵,學習高中語文能夠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我們要給同學們正確的教導,讓同學們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己的表達水平,高雅的發表自己的言論,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
二、注重平時積累
語文教學不能光靠老師,學生的平時積累非常重要,不少同學在課余時間經常背誦名言佳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多多積累才會下筆成章。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素材的積累同樣非常重要,在寫作上,我們經常講求有一小部分的舉例論證來支持論點,如果頭腦中沒有素材,那么想出來的文章就會沒有真情實感,沒有新意,不能順利的表達自己心中所想,所以從高一年級開始,我就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摘抄本,看到了優美而文字和新穎的寫作手法,就要摘抄下來,為了更好地實施,我每周會查閱一次摘抄本,不管多少,但是必須要有內容,只有注重平時的積累,做題時才會有思路有想法,寫文章才能才思泉涌。
三、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高相對來說比較漫長,不像是寫作,是有一定的技巧,有的學生認為從高中開始閱讀就晚了,這是錯的,“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懼怕可能會讓人失望的結果,而不敢去開始,這是我們學習的大忌,只有你開始實踐,才知道其中的樂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高中階段同學們的壓力比較大,假期時間短,但是每個假期我都會推薦一本書,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我要求人手一本《紅樓夢》,這本書比較厚,語言不像現在這么白話,容易理解,我沒有要求每個同學完全讀完,而是量力而行,每天定下閱讀任務,寫好感悟摘抄,開學之后,我引導同學們進行了一堂交流課,我介紹了紅樓夢的背景,以及他們名字的隱含寓意,同學們很積極地參與了這次活動,分組討論之后,同學代表發表觀點,在人物性格方面的分析有很多互補的地方,這次交流活動也是圓滿結束,這的確是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作為老師,如果我們只是說讓同學們課下自己閱讀,他們可能會忘記,我們要把這個布置成專門的作業,引起同學們的重視,讓他們去搜集資料,這樣課堂上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培養寫作能力
我認為,閱讀和寫作是不能分開的,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寫作才不會無話可說,高中寫作雖然是有一定的技巧,但是我還是想把它以閱讀能力的提高為基礎,葉文玲曾經說過,“加入不是讀過幾百部真正的小說,我絕不可能寫出那八百個字”,可見,閱讀課外讀物對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熟練運用教材中的實例為寫作服務。”所以,我們要學會融會貫通,把見到的實例能夠轉化為自己的素材,并在寫作中靈活運用。
關于寫作的技巧,我覺得有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在話題作文中,如果不能確定自己的審題是否正確,盡量不要標新立異的題目。我經常建議同學們命題要貼近生活,因為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憑著生活積累與經驗,同學們寫起來就會有話可說,暫且不求華麗的辭藻,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是正確的一步。另外,我見過同學們沒有素材,隨意編造,七拼八湊,這樣的文章脫離了實際,毫無真情實感,枯燥無味,歲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一點幫助。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一直在探索之中,我們會與時俱進,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只有是合適才是最好的,就像是語文的閱讀正確答案不是唯一的。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增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實現教學成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麗霞.高中文言文字詞教學的低效現狀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楊永紅.中學語文對話教學中學習方式的優化研究[D].延邊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