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友+雷剛+趙宏兵+肖登峰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互聯網已深入到我國的各個領域,并且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應用,那么在農業領域也不例外,將互聯網應用到農業之中,促進農業信息化的傳播與發展,從而帶動農業的創新與發展。本文圍繞互聯網在農業信息化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展開討論,具體分析了互聯網在農業方面的運用方式。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信息化;融合;瓶頸;應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S1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4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舉足輕重,農業的發展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導致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年輕人由農村轉入城市,而老年人留在農村務農,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深,建筑以及基礎設施的數量逐漸增多,土地和耕地的面積逐年減少,這在無形之中又給農業的發展設置了障礙。根據我國人口多而耕地少的現狀來看,對農業進行改革與發展迫在眉睫。要將互聯網與農業相結合,做到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來促進農業的進步與發展,從而有效地保障農業的供給,大大提高農業的生產率。因此促進農業信息化的實施是保障我國農業生產的有效途徑。
1 互聯網在農業信息化中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發展到了一個非常先進的時代,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互聯網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農業信息化成為了當前的一個重要話題,這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國的農村經濟水平還不夠發達,計算機應用在農村剛剛起步,農業信息化想要在農村生根發芽結果,使信息化促進農業快速發展,這就需要加強農村的互聯網建設,以此打破農業的發展瓶頸。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加強了農村的溝通范圍,有利于促進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從而推動農業的發展。
2 搭建合理的農業互聯網信息平臺
2.1 合理建設農村互聯網信息平臺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召開各種會議、收看收聽電視、收音機等傳統的接收方式,這些傳統的接收方式,雖然成本相對較低,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信息更新速度非常慢,而且只是單單收到信息,不能進行反問或是詳細查詢。這種傳統的接收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這就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村互聯網信息平臺,將信息更加及時、準確地傳達到農村的每一個角落區。并且,農村互聯網信息平臺能夠構建一項完整、專業的程序,然后通過各種專業的傳播途徑與接收方式進行有效的接收,通過對各類信息的專業處理系統,能夠及時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方便農民查詢和使用,如此更好地應用到農業的生產過程,還能夠給予農業管理人員提供專業的指導,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科技水平,有效促進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2.2 加大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現階段,我國大部門農村地區的通訊網絡以及信息接收設施都比較落后,制約了農村的信息獲取及時準確性,并且信息來源單一,不利于農民去接受先進的技術。所以現階段的本質任務是大力發展農村網絡建設,擴大互聯網覆蓋率,建設基礎信息接收設施,促進信息在農村的傳播,還應降低相應的網絡費用,激發農民接觸互聯網,提高先進技術以及先進模式的快速傳播,開闊視野以此來促進農業先進技術信息的發展與傳播。
3 農業互聯網平臺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農業互聯網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有許多技術,比如農業互聯網信息監測處理機制,此項技術是互聯網平臺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1個具體的例子,此項技術就是通過一些專業的傳感器進行信息收集,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的傳輸,大數據的分析和專家智能庫的無縫對接,最后通過信息的整理與加工,再將數據傳到電腦或PC端,進行自動化操作或無線遠程控制,有效管理農業生產。此項技術主要應用于大棚的生產和管理、水產養殖管理以及農業機械和農業灌溉管理等。隨著我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新型農業結構的調整,互聯網技術應用將不斷增多。并且中國農民的互聯網服務人數逐年增加,已經有許多的農業或養殖戶得到了便利,農業互聯網技術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推廣,已經在很多地區等到了認可。
4 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ヂ摼W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并且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只有將互聯網與農業發展相融合,縮短農業信息傳播途徑,打通農業信息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打破農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瓶頸,才能為農業的發展服好務。
參考文獻
[1]史德林.移動互聯網在農業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