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以來,全國高校畢業生迎來了比較復雜的就業形勢,795萬畢業生創歷史新高。
本次智聯招聘問卷調研的主要對象為全國2017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最終收回有效樣本93420份。本次調研的對象覆蓋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
就業形勢依然較嚴峻
從整體上看,2017屆大學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感知呈不樂觀態度。40.8%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很難,形勢非常嚴峻,同比去年上升了4.3%。47.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認為就業形勢難度一般或沒有難度的,僅有10.2%。近年來,雖然我國就業環境呈現整體謹慎樂觀的形勢,但地區發展不平衡,人崗匹配錯位等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加之2017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人的歷史新高,無疑將進一步增加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壓力。
個人成長首次超越待遇,
成為理想工作的最重要標準
當被問及“什么是理想工作”時,有55.9%畢業生選擇了“不斷學習新東西、獲得成長”,居于首位。其次是“待遇好”和“行業/公司發展有潛力”,比例分別為52.2%和34.9%,這是歷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以來,自我成長首次超過對待遇的關注,成為大學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在“新雇主經濟”時代下,新生代員工眼里的好雇主不再簡單等同于高收入好福利,誰能引領人才們內心的價值取向和訴求,誰才是眾望所歸的好雇主。此外,分別有25.2%和22.8%的應屆畢業生關注企業氛圍和工作是否符合個人興趣。
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繼續保持較強的吸引力
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仍然是今年應屆畢業生選擇的主要就業地。簽約在一線城市的比例最高,為33.5%,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基本持平,為33.1%,而二線城市簽約比例僅為19.0%,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簽約比例為14.4%。
由于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和快速增長的就業機會,新一線城市展現出對大學生就業更加包容、接納的一面,已經超越一線城市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就業區域。從數據看,2017年應屆畢業生中希望到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達到37.5%,高于希望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同時愿意在二線城市就業的比例也達到21.3%。
但是,對比期望就業城市及實際簽約城市的數據來看,雖然新一線城市就業期望最高,但是考慮到實際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一線城市仍然是大多數畢業生的最終選擇。
互聯網行業受歡迎,
傳統優勢金融業開始降溫
從數據來看,IT/通信/電子/互聯網仍然是應屆畢業生期望簽約與實際簽約領域的雙料冠軍。較去年不同的是,2017年期望進入IT/通信/電子/互聯網領域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比例同比上升,但是實際簽約比例卻同比下降。受到國內創業熱潮及互聯網公司快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被互聯網行業吸引,但是受限于企業發展和實際勞動力需求量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多的畢業生如愿以償。
而金融行業較去年相比,無論是期望還是實際簽約比例都有了小幅的下滑,另一個變化比較明顯的領域是政府/非營利機構,期望簽約的比例大幅下降,而實際簽約比例也仍然維持在低位。
整體來看,2017年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上升趨勢,“深造”熱情回落,另外有相當比例的學生選擇“慢就業”。同時不論是期望月薪,還是實際簽約月薪,均呈現了下降的態勢。面對2017年更加嚴峻和復雜的就業環境,更多大學生也表現出了對就業的擔憂。應屆畢業生們應該更清晰的認識到當前的就業形勢,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合理利用招聘網站和校園招聘會,主動出擊精準投遞簡歷,適當減低求職期望值和觀望心態,盡早簽約合適的工作崗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