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閣+孫海龍+潘佳雨+何隆+宋玖欣
【摘 要】唐山市在采煤塌陷地進行生態恢復的基礎上,打造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園會。目前,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綜合運用生態與景觀規劃的策略和方法推進廢棄工業用地再生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通過本次調研,發現了煤炭區產業轉型與土地再利用問題的解決方式,以及現代土地再利用的轉型給當地經濟,生態以及自然社會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城市轉型;工業廢棄地改造;生態文明
一、萬人唾棄,翹首以盼待發展
鋼鐵、煤炭是唐山的代名詞,是人們認識這座城市的符號。它們一方面帶來了唐山經濟的發展,工業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帶給了唐山刺痛人心的傷疤,揮之不去的陰霾。這里,曾是輝煌一時的“中國近代工業搖籃”。然而,肆無忌憚的煤炭采集使這里變成了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污水橫流,令人唾棄的廢棄地,塌陷區,而后唐山四處源源不斷輸送的垃圾更是加重了這里的污染。
二、攻堅克難,采沉區上創奇跡
如今,這里卻是另一番面目。綠樹成蔭,繁花遍地的鳳凰臺訴說著“鳳凰涅槃”的化腐朽為神奇。岸柳聽鸝,清風木搖的休憩圣地闡釋著“鳳起南湖”的變劣勢為優勢。
自1996年起,唐山市著手對這片滿目瘡痍的城市傷疤和廢物進行改造和治理。由科學的決策支撐,先進的理念做保,實現了不可思議的轉變。2016年成功舉辦世界園林頂級展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更是讓全世界充分感受到了唐山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提速綠色發展的堅定意志。本次,我們來此進行社會實踐,來調查南湖的前世今生。我們用采訪和發放問卷兩種形式進行了調研。
首先,我們采訪到了唐山市城市規劃中心有關人員,并結合網上的相關資料,了解到了南湖改造前后的容貌以及改造方式。另外,整理總結調查問卷可發現,高達96.1%的人對于南湖科學的改造方案以及綠色的發展理念給予了肯定。正如南湖生態城管委員會副主任張炮說得“世園會的成功申辦,我們贏在南湖。不占用耕地,利用采煤沉降區舉辦世園會,恰恰與世園會追求綠色環保,都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相符”。
垃圾山由于常年的垃圾堆積,形成了許多有毒有害的廢氣、廢液,而其中的兩項工程則完美的解決了棘手的問題,堪稱絕世之舉。一是垃圾填埋場的封場工程。由于垃圾殘余滲液和產生的余熱問題,垃圾山的治理方案采取了堆砌假山的方法。在垃圾山東側堆砌了南北長80余米、高近10米的假山,高低起伏的假山像一坐坐堅固的擋土墻,將垃圾滲液阻擋在外。同時在山上每隔15至20米打一個10米深的通氣孔,孔內安放具有良好透水透氣性的水泥管,對山體內部的沼氣進行有效疏導。二是垃圾填埋綠化工程。充分考慮到了原來生態環境的特點,選擇生態修復功能強的植物,耐鹽堿性,耐干旱,瘠薄能力強,抗風能力強,抗污染能力強等也是植物存活下來的“殺手锏”。豐富多樣的植物,加上科學的布局,因形就勢,錯落有致。它們完美的覆蓋在一個曾經讓人聞之作嘔,避之不及的垃圾場上,使得游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塌陷區的改造也可以稱為曠世之作。“保護為主,改造為輔,變廢為寶”的科學宗旨使一個休憩觀光的旅游勝地,騰空出世之后依然帶著它的個性與本真。塌陷區的改造因地制宜,以生態保護為主,尊重生態現實。采用木樁及石籠護岸而未使用混凝土,有效地保護了生物的生存環境,使生物種群得以擴大。對現有的各類垃圾,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等進行利用,將其作為道路的基礎材料;對自然水坑、塌陷水洼進行整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胡泊;對湖中樹木進行保留改造,形成湖心觀光島;對現有的樹林及綠化進行保留提升,形成良好的自然園林景觀。
三、科學決策,協調共進促發展
調查問卷顯示,88.3%的市民對改造后的環境持滿意態度,幸福感也在增加;超過70%的市民認為轉型之后的家園提高了自己的經濟狀況與生活水平。可見,本次改造為唐山的各個方面帶來了積極影響,發展唐山,造福百姓。
(1)經濟效益:廢棄地的生態化改造,帶動周邊土地升值,土地價格迅速飆升,由2008年的10萬元/畝漲至如今的500萬/畝。人口的聚集也會帶來更多的消費需求,促進高端服務產業的興起。未來,隨著景區的功能完善和周邊區域拆遷改造步伐的加快,餐飲、零售、旅游等產業也將依勢而起,從而增加就業崗位,刺激地方經濟增長。同時,世園會前后開展的中國-拉美企業家峰會、河北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會議,匯聚了全球人才,聚集了世界眼光;一大批項目的合作,一大筆資金的引入,更是為唐山的發展灌入了不竭的動力,提供了寶貴的契機。而推動南湖世園會園址創建5A級景區,推動全市旅游業快速發展,也將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2)生態效益: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的建立,使市區中央有了一個巨大的城市“氧吧”,它宛如一個城市綠肺,改善著唐山的區域氣候和生態環境。不再污濁的空氣,不再渾穢的河水,不再陰霾的天空,使唐山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快樂。習主席也強調過,“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今,在工業化迅猛發展的中國,工業污染也尤為嚴重,我們不能以綠色生態為代價換取金錢,而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走綠色發展道路。
(3)社會效益:南湖成為了人民心中心馳神往的旅游勝地,幸福家園。它像一塊巨大的生態磁場,吸引著八方游客慕名而來。世園展區會后與城市街區密切銜接,與周邊圖書館、大劇院等大型建筑共同組成了城市文化區,滿足了市民的活動需求。生態園區內,有著宛如地毯般的草坪,霧氣繚繞的噴泉,令人神往的花海,生氣勃勃的乘蔭帶,晨練的跑道與健身的器材。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讓每一位市民感受到自己是城市主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四、鳳凰涅槃,科學轉型創輝煌
唐山南湖的開發建設,是唐山從資源型城市向生態城市邁進的關鍵一步。在唐山這個以煤炭為資本的工業城市,幾十年來肆無忌憚的開采使這里資源枯竭,環境惡化,迫使它找到新的科學綠色得經濟發展模式。這座老工業城市通過二十年的努力,正在向生態城市挺進。在當代這個“先生產,后生活”的工業時代,廢棄地比比皆是,人們只注重經濟發展而導致生活品質低下的例子也俯拾即是。被采訪人群中76.6%的人認為我們應以環境為主,限制煤炭行業的發展。這既是人民的呼聲,也是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處理好廢棄地與城市的關系,將其作為能夠完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空間的契機,使處理后的廢棄地再度具有生態經濟價值,成為有利于當地環境的人工生態系統。
如今的唐山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態矗立在渤海之濱。廢棄地的改造,污染企業的革新,它以實際行動遵循著綠色發展,踐行著生態文明,在資源型城市向生態型城市的道路上愈行愈遠,努力還給人民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唐山將以世園會為契機,努力塑造唐山城市新形象,讓唐山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參考文獻:
[1]高懷軍,《經濟論壇》2014(11),147-148
通訊作者:
孫海龍,男,河北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講師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