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游戲化
讓孩子享有幸福的教育
——記揚州市機關第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踐行之路



揚州市機關第一幼兒園于1954年開園,坐落在古城區北柳巷內運司公廨,與董子祠為鄰,風景獨好,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地利人和。一直以來,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指引下,幼兒園以“成長幼兒、引領家長、服務社會”為辦學理念,以“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智力、增強幼兒體質、磨煉幼兒意志”為育人宗旨,形成了“愛、勤、精、新”的優良園風,先后獲得省百所名園、省平安校園、市文明單位、市先進團組織等榮譽稱號。
自課程游戲化項目開展以來,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有效落實課程游戲化。





(一)內化理念,提升課程領導力
以園長為課程游戲化項目負責人,明確目標,規范管理,加強課程游戲化理念的多形式學習。
(二)專業研訓,提高保教執行力
以課程為導向,以游戲為陣地,以教師為主體,以研訓為形式,嘗試推行“指尖上的教研”模式。
隨著對課程游戲化的深入理解,幼兒園教師認識到課程實施的方式不僅僅是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區域化、游戲化成為一種必然。
(一)優化一日活動
遵循“兒童為先”的原則,做到“三加,一減,一保證”,即增加游戲時間,增加游戲空間,增加自主游戲,減少集體教學活動的時間,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
(二)游戲化開展教學
在制定課程計劃時,充分考慮到游戲元素,優化教學內容,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從幼兒生活中來又回到幼兒游戲中去。
在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指引下,結合暑期校安工程項目建設,重新打造園所環境,注重將游戲元素滲透到環境中。
科學、合理的區域環境創設一定是以兒童的視角、兒童的立場、兒童的需要為基石的。老師們多次就區域劃分的合理性、區域之間的聯動性以及區域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等問題進行診斷、研討并邀請專家、同行親臨現場進行指導。
(一)區域合理布局
結合有限的空間及游戲特點,根據《指南》精神、課程游戲化要求進行區域合理劃分。
(二)區域有效聯動
基于幼兒的興趣點并追隨幼兒的興趣點,注重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聯動。
(三)區域童心創設
區域中教師們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彰顯孩子的主張。
(四)核心經驗呈現
在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結合《指南》要求,關注幼兒核心經驗的形成。
(一)優化教育資源
幼兒園地處市中心繁華的文昌商圈內,周邊文化資源豐富。園內領導們結合“請進來,走出去”形式,開展“科技月、游戲月、安全月”等親子活動。
(二)拓展對外渠道
本著“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加強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原則,與幫扶園開展園際交流分享,通過互訪、互教、互幫、互學,不斷提升辦學能力。
(三)豐富園內資源庫
做到園所、走廊、班級處處設有資源庫,并不斷完善幼兒園課程資源庫。

在一次次的反思與實踐中,老師在課程游戲化建設之路上,從改變一點點,到一點點改變。幼兒園承擔了廣陵區課程游戲化專項展示任務,多次承辦了揚州職業大學組織的鎮江園長國培班來園跟崗觀摩學習活動。
相信他們將繼續努力、潛心探究、不斷創新,在課程游戲化建設之路上一路前行,讓孩子享有幸福的教育,讓教師享有教育的幸福!
(圖文由揚州市第一幼兒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