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 玲
讓節日文化走進孩子的心里
——淺談傳統節慶特色活動在幼兒園的實施
文 杜 玲
所謂節慶活動是指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內,以特定主題活動方式,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一種社會活動。我國的節慶活動主要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為主,每逢佳節人們都會歡聚一堂,盡享歡樂、品嘗幸福。近年來人們越來越熱衷于過洋節,而對于中國人自己的節日則很冷淡。比如復活節找彩蛋、萬圣節扮鬼臉、圣誕節迎新年等,外國人的節日氛圍更吸引年輕人和孩子們的目光,卻把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演變為粽子節、月餅節,把所有的節日慶祝活動都淡化成了美食節、購物街。為了糾正這種只重物質不重精神和文化的弊病,為了讓我們的孩子真正體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將節慶文化作為特色活動來開展,讓我們從節日做起,引導幼兒融入到節日的文化意境中。
傳統節日文化;節慶活動;幼兒;教育
在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節日就猶如一張張最為清晰的底片,撥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弦,能喚起心底最美好的感覺。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每次節慶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總是最積極、最興奮的參與者。例如,春節、中秋節等節日是我們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每逢這兩個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置辦美食,全家歡聚一堂,營造了其樂融融的歡樂氛圍。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屬于全民族的,是值得全民族人民來紀念的重要日子,作為全民族未來希望的一部分——兒童,也不例外。我們有很多傳統節日,各自紀念的內容和對象都不一樣,因此慶賀節日的方式也不一樣,但是每一種傳統節日都富含了豐富的教育資源。
民族傳統節日以及各節日的風俗習慣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春節,是中國的農歷新年,也是全世界華人最重要的民間節日。春節時,人們貼春聯,穿新衣,吃團圓飯,相互拜年。有的地方還舉行游行慶祝,十分熱鬧。讓幼兒了解民間習俗,傾聽“年”的故事的同時,通過“放生”的傳說,讓幼兒聯想到怎樣關愛照顧小動物,體驗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存的意義,學習珍愛生命。因此,每逢春節我們也會在班級的主題墻上單獨開辟一個專欄,貼對聯、掛吊飾,為班級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老人們的節日。我們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家里的長輩請到班級來,和幼兒共同制作重陽糕。邊欣賞幼兒表演的節目,邊品嘗著甜甜的糕點,其樂融融。孩子們也懂得了自己的成長是和長輩們的關愛分不開的。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和宇航員登月球的故事,激勵幼兒愛科學,讓幼兒了解月亮和月球的聯系。鼓勵幼兒帶來各式月餅,體驗與同伴一同品嘗月餅的快樂,并把我們自己收集來的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布置在走廊環境中,既渲染了班級濃濃的節日氛圍,也享受到了班級大家庭的溫暖。
另外還有端午節,我們帶幼兒了解節日文化,邀請爺爺奶奶一起來包粽子、品嘗粽子。使幼兒明白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在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育內容時,我們以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為主線,從本園、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與教師經驗、園內外教育資源狀況等,提出注重遵循以下原則:
(一)傳承——讓幼兒在節日中接受文化洗禮
節日與民族文化精神密不可分,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很重視自己民族的節日。聯合國在制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時,就把“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列為一項需要得到重點保護的內容。
(二)改造——留意幼兒節日舊經驗的調整
當然,對于歷史遺留下的一些風俗傳統,我們也不是全盤照搬。有一些不合時宜,甚至是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我們將它們剔除或進行改造調整。
(三)拓展——讓幼兒在節慶中生成“精彩”
傳統節日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過去曾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節日,因為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這些有意思的節日逐漸就消失了。同樣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現在的傳統節日也增加了新的內容。
無論是對于傳統節日的傳承、改造或是拓展、生成,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我們對每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其民間寓意,體會其社會內蘊。對幼兒可獲得的德育經驗進行了分析,從傳統節日中挑選出比較重要的、至今仍然廣為流傳的節日,逐步形成了系列節日活動方案。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展區的需要,引導幼兒參與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

節日名稱 活動目標 活動資源 幼兒活動 親子互動 特色活動1.知道春節是農歷新年1.來歷傳說:“年”的傳1.欣賞并學習編制1.親子共同收集關于春1“.紅彤彤的年”主的開始,是中國人最為重要 說、十二生肖的故事。 吉祥結。 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資 題活動。除 節日之一,是一家人團聚2.民俗活動:掃塵、貼福2.剪窗花。 料,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2.慰問春節期間不夕 的日子。春2.了解春節的一些傳統字、貼春聯、年夜飯、包餃子、3.做賀卡、送賀卡。2.家長幫助幼兒運用照休息的人。節守歲、壓歲包、拜年、點爆竹。4.紅包的祝福。片、錄像等多種形式記錄家3“.尋找中國年”寒禮儀和風俗習慣。5.說吉祥話。 庭中過年的景象。 假作品展。1.知道“元宵”象征著1.來歷傳說:元宵觀燈1.做花燈、玩花燈。1.來園參加親子包湯圓元 團圓,了解元宵節的傳統 的傳說。2.猜燈謎。 活動,共度元宵節。宵 習俗。2“.走百病”的由來。3.舞龍游戲。2.支持幼兒收集制作花 社區送福活動節2.感受元宵節活動給人3.民俗活動:賞花燈、猜燈 燈的各種包裝盒等廢舊材們帶來喜氣和歡樂。 謎、舞龍舞獅、吃元宵。4.搓湯圓、品元宵。 料。1.知道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紀念祖先1.來歷傳說:二十四節氣1.制作青團、品嘗1.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去清 的日子,了解各地的一些 歌、介子推和寒食節。 青團。 戶外踏青賞春、放風箏。明傳統習俗。2.民俗活動:插青、掃墓、2.祭掃烈士墓。2.在家庭中開展親子種春季遠足節2.積極參與踏青賞春、植樹造林、戶外活動,感受 踏春、放風箏、蕩秋千、蹴鞠。3.制作環保風箏。 植活動。季節變化。1.來歷傳說:屈原的傳1.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 說、龍的圖騰、惡月惡日的說1.制作五色縷、香包1.親子共同搜集有關端端 俗習慣,感受節日的快樂。 法、伍子胥的傳說。 等端午節的配飾。 午節來源、風俗等資料。 中外一家親(邀請午2.根據端午的習俗過一2.民俗活動:賽龍舟、懸2.品嘗不同的口味和2.邀請愛心家長來幼兒外國小朋友、英文老師節個詩人節、過一個體育節,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送一起包粽子)過一個衛生節。 瘟、佩符、浴草湯、系長命縷、品種的粽子。 園參加包粽子活動。吃粽子。1.知道中秋節是團圓的1.來歷傳說:嫦娥奔月、1.中秋品嘗會,品嘗1.邀請愛心家長來園和日子,有賞月、吃月餅等習 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各種月餅和時令水果。 幼兒共同做月餅。中 俗。2.民俗活動:拜祭土地2.打月餅。2.親子閱讀《嫦娥奔月》。 親子賞月晚會秋3.鼓勵幼兒連續觀察月節2.了解有關月亮的傳說、神、吃芋頭、祭月、賞月、走月亮、3.師生表演情景劇:故事。 玩“兔兒爺”、分享月餅。 《月亮的故事》。 亮的變化,了解月圓月缺的基本規律和周期變化。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1.來歷傳說:重陽節的傳1.制作重陽糕。1.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重 奶們的節日,要尊敬老人。 說。2.賞菊花。 園參加制作重陽糕活動。 “最美夕陽陽紅”爺陽2.了解重陽節的一些風2.民俗活動:登高、插茱3.敬老院獻愛心活2.家長帶孩子參觀菊花 爺奶奶才藝秀節萸、品花糕、飲菊花酒、放風俗習慣。 箏。 動。 展。
悠久的歷史,多彩的節日,使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為之自豪和快樂。中國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慶典,讓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吧!
(江蘇省連云港市機關幼兒園)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