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中奇
(魯山縣人民醫院 麻醉科 河南 平頂山 467300)
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應用價值
師中奇
(魯山縣人民醫院 麻醉科 河南 平頂山 467300)
目的研究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魯山縣人民醫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予以對照組單純全麻,予以觀察組全麻+硬膜外阻滯麻醉。比較兩組手術后疼痛狀況及手術前后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變化。結果觀察組VAS評分、嗎啡用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變化及丙二醇(MDA)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其疼痛癥狀,并改善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及炎性因子水平。
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滯麻醉;胃癌根治術
胃癌(gastric cancer)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據統計,胃癌發病率居于我國惡性腫瘤首位,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且男性患者約為女性2倍[1]。胃癌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臨床表現為胃部疼痛、體質量減輕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胃癌根治術是治療胃癌有效外科手術,全身麻醉與硬膜外阻滯麻醉屬于臨床常用兩種麻醉措施。本研究為觀察兩者聯合應用效果,選取86例胃癌患者,分組研究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魯山縣人民醫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均經胃鏡、病理學檢查診斷為胃癌,美國麻醉師協會麻醉分級(ASA)Ⅰ級或Ⅱ級,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阿片類藥物依賴史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女15例,男28例;年齡44~68歲,平均(56.81±6.24)歲。觀察組女16例,男27例;年齡45~69歲,平均(57.23±5.1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麻醉方法兩組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予以對照組單純全身麻醉。麻醉誘導采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 mg/kg、咪達唑侖0.04 mg/kg、順阿曲庫銨0.2 mg/kg,麻醉誘導3 min后行氣管插管;術中給予丙泊酚、咪達唑侖、順阿曲庫銨維持麻醉至手術結束。術后:鎮痛,復蘇,患者清醒觀察生命體征平穩后送返病房。觀察組予以全麻+硬膜外阻滯麻醉。以患者T8~9椎間隙為穿刺點,頭端置管,注射利多卡因5 ml,初測T4~12為麻醉平面后行麻醉誘導,全身麻醉同對照組,加用布比卡因維持麻醉,麻醉過程中間隔45 min硬膜外給藥4 ml。術后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①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及統計嗎啡用量評定兩組術后疼痛癥狀,VAS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及嗎啡用量越多表示疼痛癥狀越嚴重[2]。②采集患者手術前后清晨空腹靜脈血8 ml,靜置后以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20℃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TNF-α、IL-6水平變化及MDA。

2.1術后疼痛狀況術后,觀察組VAS評分、嗎啡用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狀況比較
2.2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術前,兩組TNF-α、IL-6及MD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TNF-α、IL-6及MDA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比較
胃癌是中老年人多發疾病,主要與飲食生活習慣、遺傳基因、地域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胃癌病程長,臨床表現多樣,患病早期僅伴有惡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將出現食欲下降、乏力、上腹疼痛加重,疾病晚期則導致淋巴結腫大、腹部包塊、貧血甚至惡病質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存質量。胃癌根治術中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無法避免,故選擇有效麻醉措施減緩機體應激反應、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熱點話題[3]。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是胃癌根治術常用麻醉方式,藥物作用于大腦皮層,可阻斷投射系統神經活動,同時氣管內插管可降低呼吸阻力,確保患者呼吸通暢,但由于單純全麻使用麻醉劑量較大,將引起機體明顯氧化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操作[4]。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屬于不完全性麻醉方式,使用麻醉劑量較少,用藥靈活,可減少手術刺激,通過在手術創傷區域進行阻滯可有效阻斷傷害性感受信號傳導及中樞敏感化,從而有效減輕術后患者疼痛;同時硬膜外阻滯麻醉可抑制應激性激素分泌,阻斷交感神經興奮,減弱中樞敏感程度,減少機體茶酚胺釋放,穩定循環系統,可促進血管擴張及副交感神經亢進,減慢心率,有助于手術順利實施。姜衛榮等[5]研究證實,疼痛信號通過脊髓將傷害性感受刺激傳遞到中樞,從而使患者機體產生疼痛感覺,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可直接阻斷疼痛信號傳導,術后鎮痛效果優于單純全麻。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觀察組VAS評分、嗎啡用量、TNF-α、IL-6、MDA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胃癌根治術應用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兩種麻醉方式優勢互補,術后鎮痛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癥狀,減輕術中機體氧化應激系統活性,并可減少TNF-α、IL-6等炎性因子釋放。
綜上所述,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胃癌根治術患者具有良好術后鎮痛效果,可抑制機體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有效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癥狀,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薛曉申.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胃癌根治術患者應激及炎性反應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9):3278-3280.
[2] 黃曉琳,燕鐵斌.康復醫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65-270.
[3] 蘇鴻莉,李玲霞,白文娟,等.全麻及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胃癌手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8):5527-5530.
[4] 王永祥,曹金鳳,蔣留琴,等.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胃癌根治術圍術期纖溶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3):4512-4515.
[5] 姜衛榮,蔣士新.胃癌患者行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術后鎮痛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2):305-307.
R 614.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74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