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英
“要想得到一年的收獲,就去種谷;要想得到十年的收獲,就去栽樹;要想得到一生的收獲就去育人。”我就是懷揣著這樣一個信念走上三尺講臺的,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一棵教壇小草,默默為我熱愛的教育事業做我該做的事情,在這里,我略談自己不成熟的見解。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是啊,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師。那么,怎樣的老師才算得上好老師呢?正像習總書記所講的那樣,一名好老師必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通過學習,我越來越感覺到一名教師的職業責任感。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記得在長坪教學,那里的冬天寒冷刺骨,我在雪中送完最后一名學生,便開始學習電腦,從基本的指法練起,慢慢地我能在屏幕上打字了,我忘記了山里的寒冷,學著將怎樣在百度里查資料,那些與教學有關的資源,讓我著迷了,每天放學后,我都上網,楊老師說我鉆進電腦里去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并及時更正自己的不足,一有空就觀看名師的示范課,用這些視頻,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要懂得教書育人的真正含義。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古人的話并非無道理,一個人要是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像無頭的蒼蠅四處亂竄。竄累了就會回到原地,因此而泄氣。久而久之就會自甘墮落,碌碌無為,對生活失去意義,平庸一生。甚至還會成為社會和國家的負擔。反之,要是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目標。他就會沿著目標不謝地努力去奮斗,去追求。英國科學家牛頓,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學家。他7歲時就立定志向要成為打開自然之謎的人,對于各種物理現象都認真觀察,到了10歲就能觀測天象和探索天體物理規律,16 歲就用實驗的方法測量風速等物理量,23歲發現萬有引力定律,24歲開始數學微積分的創造,26歲就成了著名科學家,對物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當代最杰出的橋梁專家茅以升,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壓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為了實現愿望,他無論走到哪里,都認真觀察橋;讀書讀到橋,就把內容摘抄下來,看到報刊上橋的照片,他就搜集起來。15歲他就考入了專門學習造橋的學校,繼而走上了橋梁建筑的道路。后來他實現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從這些名人身上讓我們教師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育人先育志的深刻道理。在教學中,我把這些事例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目標,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這是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來的。我會謹記習總書記的話,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學生家長陳某,為了轉我班,給我一個大紅包,我當面謝絕,并說:“教書是我的職責,放心吧,我會教好你的孩子的。”陳某把我不謀私利的品德傳揚出去,在教師和孩子心中深受影響。
好老師應該具備扎實的知識功底。學生往往可以原諒老師嚴厲,但不能原諒老師無知。習總書記曾經說過:“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該有一桶水。”在信息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范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闊的視野。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我會帶著習總書記的這句話走進孩子們的心里。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憂他們所憂,樂他們所樂,想他們所想,做孩子的貼心媽媽。不溺愛優生,不歧視后進生。從多方面審視學生,找準他們的亮點,對癥下藥,盡所能的讓每一個孩子成人成才。一個留守學生陳垚由于寄宿在姨父家,總愛拿別人的東西,小到筆,大到老師的手機、自行車。這種惡習始終不改,我通過家訪得知,他父親得病了,母親跑了,我耐心教育他,并把自己還能用的手機給了他,讓他和他遠在山西父親視頻聊天,后來,這學生改正了壞毛病。,讓孩子們感覺到人間處處充滿愛,世間無處無芳草,我就是寶貝,我就是天才。
做好四有好教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從各方面審視自己,完善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努力培育自己積極的進取精神,力爭做到愛崗敬業、甘為人梯的風范。關心體貼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時刻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獻愛心;工作中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我始終堅信親其師、信其道,蹲下身子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覺到親切、和善,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態接納每一個人,不斷地向身邊的同事學習;不追名逐利、不計個人得失;不斷進修,讓自己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為祖國培養有用人才;找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