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文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角色轉型是當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通渭一中在特色實驗學校的創建過程中始終堅持“教師本位”這一核心要素,把教師的成長和多元轉型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從而全面促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真正貫徹落實,使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特色發展;教師;多元化轉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校本課程開發是屬于“教師本位”的課程開發,是學校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教育人員與校外團體或個人合作開展的課程開發活動。校本課程開發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校本課程開發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還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就以通渭一中特色實驗學校建設的實踐經驗和取得的成果為依據,探究教師多元化轉型的實證案例。
一、教師成為課程的開拓者
教師不僅僅是教書匠,教師從課程及教材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開發者和拓展者。這是通渭一中特色實驗學校建設帶來的重大變革,也是學校特色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本校將“特色活動課程”建設作為多元化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要素,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中的八項智能確立了“科普教育、綜合實踐、人文教育、體藝素養”為網絡的四大課程領域,開發出了16門“特色活動課程”(如下表)。
以上16門特色活動課程覆蓋了所有高中學科,每一位教師都選擇和參與特色課程的開發、構建與實施,促進教師走出教室,走出書本,走出練習冊,走進多元化校本教材的編寫、整合、拓展,真正理解課程基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和補充性,建立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滿足社會對教育的多層次、多元化要求,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特色課程,從而實現由課程及教材的實施者向課程的開發者和拓展者轉型。
二、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教師不是權威”。這是通渭一中多元化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教師最為真切的體會和感悟。教師只有走下“權威”的神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才是教師最為確切的定位。
首先、學校以項目研究為載體,全方位構建教師與學生的合作研究平臺。其一、青樹圖書館小項目。比如周全新老師主持的《太陽能照明燈的制作》項目,學生動手制作太陽能照明燈200套;其二、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比如田國富老師主持的省重點課題《學生生活經驗的分析運用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其三、校本教研課題。比如由歷史組負責的《通渭民俗》項目等等。
其次、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和科技活動常態化,教師全員參與學生活動的各個環節,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其一、學校將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公益作為特色課程,有具體的特色社團和實施單位;其二、學校成立有科技協會,科技活動經常化、系統化。教師經常與自己輔導的學生進行研討、制作,和學生一起進行實地考察、采訪,完全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近三年,上報科技創新大賽師生參賽作品65件,其中獲省、市、縣等次獎39項。2013年學校被確定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
三、教師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引領者
“全面發展,學有特長”是本校特色發展的學生培養目標。其一、特色社團組建。本校已成立特色社團22個,全校學生參加特色社團的總參與率達94.6%。學生根據自己特點和優勢,自主選擇參與研修特色課程,參加特色社團的學習和活動,并完成規定的學時與實踐活動內容;其二、集中展示平臺。利用各社團活動,特色活動,集中展示活動和示范性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展示平臺,讓學生能夠張揚個性,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比如學校每年舉辦一次“體育藝術節”,給學生提供培養興趣愛好和彰顯個性才能的機會,提升廣大師生的凝聚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
“專業發展,一專多能”是本校特色發展的教師培養目標。學校的特色就是學校的個性,學校特色的構建,是學校自身發展的歷史沉淀,究其實質,就是教師隊伍的人文內涵與精神傳承。如今,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能兼職一項或多項特色課程教學,不但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引領者,而且挖掘了教師的多元潛能,促進了教師的多元發展。
四、教師成為學生人生價值構建的促進者
既教書又育人——這在通渭一中人看來,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行動的指南。本校確立以“立人”為根本的特色發展,著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人生價值構建的促進者。其一、強化課程三維目標的構建,凸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其二、開創多樣化評價方式。學校倡導對學生人格與個性的尊重,提倡激勵性評價方式,杜絕帶有歧視性、批判性、侮辱性的評價;其三、既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也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學校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與輔導,女生青春期教育,校外寄宿生安全教育,高一新生人際關系等特色活動,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幸福快樂學習生活。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所期待的教師角色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整合。多年來,通渭一中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把教師多元化轉型作為建設特色實驗學校,探索特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全方位促進教師在課程及教法、教學及評價、學生個性及特長、學生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的轉型發展,創新學生培養模式,豐富學校文化內涵,使學校發展成為一所極具特色的知名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