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平
摘要:美術課程是中學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美術有效性學習興趣雖然目前的教學改革一直不斷的深入,但受長久以來的傳統教育的影響,美術教學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教學質量不高,學校不重視,美術教師不注重提高自身,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方式陳舊枯燥等,這些問題都是直接阻礙中學美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學習興趣;以生為主;想象力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新課程改革正在深入的實施,新的教學理念為傳統的美術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中學的美術教育也要突破傳統的單一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創設多元的開放的教學環境。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美術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在美術課堂中運用各種策略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得到發展。新課改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于美術課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談對提高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一、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與學習密切相關。因此中學美術課程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愛好。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只有感興趣,學生才能充分學習,學得更久、更好。因此,教師要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中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是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拓寬發展空間。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改革授課形式,以更靈活、更實用地組織教學。比如,在素描教學中,讓學生用鉛筆在素描紙上作畫,以點成線,以線成面進行塑造物體的形體,接著在紙上利用光影對物體進行描繪,在二維的紙上表現三維立體空間,能充分激發學生有意識進行訓練,以它豐富的繪畫語言和形式體現出它獨特的魅力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一節課用不同的技法創作出時代感強的作品,這在傳統教學中是難以想象的。
二、運用電化教學,進行有效教學
美術是一門視覺性學習的學科,主要是依靠學生的視覺來接受知識。而對比之前的一些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在聽教師所講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一些美術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聊,從而課堂教學就會變得低效。在新課程的教學下,教師就要采取一些合適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對美術的教學來說,我認為信息化技術的輔助會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如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一些西畫進行很好的展示,并配以聲音,以及西畫的作者和介紹,這樣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教學,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一些西畫的學習來說,一般教師的講解效果是遠遠比不上多媒體教學帶給學生的記憶深刻。而且西方現代主義的一些繪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將西方印象派繪畫主張用色彩捕捉自然界的瞬間印象給予更好的呈現。其在色彩上的創新與發展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發展”是藝術進步的生命所在。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也可以更好地將學生帶入美術的情境學習中,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美術的魅力,從內心真正地愛上美術學習。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從而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知識的傳授也會更加流暢,學生也會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這樣的教學對學生美學素養的提高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從學生角度選擇教學內容
新課程改革以來,人們愈發重視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生本理念”被大家廣泛地提倡和應用,教師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同樣,在美術教學中也應遵循這一理念,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喜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美術知識,又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年齡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比如,學生多數很喜歡日本的動漫,對各種動漫人物了如指掌,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授素描的時候,將傳統的靜物速寫改為用素描的手法畫動漫人物,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進行繪畫,大大增加了學生的繪畫素材,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精神和專注力去學習素描,可謂一舉多得。
四、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強調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因為美術學習其實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不可能學好美術,美術學習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想象力進行創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產生比較好的作品,其實美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寫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經過了作者一定的加工,這樣才會產生藝術作品,所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強調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我認為可以從各個方面著手。比如說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會給學生播放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影視作品,然后要求學生在看完影視作品以后,通過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感想,這幅畫可以是自己的情感表達,也可以是自己對相關作品的世界認知學生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在學生表達完以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和班級范圍內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通過溝通和交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相關能力,培養自己的想象力。
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的前提下,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美術課堂要改變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堂的重視程度,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增長美術知識,最后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以自身魅力影響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有金.淺談新課改下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2]曾榮保.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B版,2014,(06).
[3]葛雪強.新課標視域下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組織實施路徑[J].藝術研究,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