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瑤
【摘 要】音樂是人們以聲音為表達方式,以表達自我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現象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而音樂這門藝術具有鮮明的抽象性與強烈的感染力,是最能即時打動人心的一門藝術,并且音樂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其內容和內涵。
【關鍵詞】思想感情 社會現實 藝術形式 抽象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33
音樂可以分為民歌、藝術歌曲、群眾歌曲、戲曲歌曲、說唱歌曲、民族器樂、交響樂與管弦樂等等多種音樂形式,同時也可以分為中國傳統音樂、近現代流行音樂、西洋古典音樂、浪漫主義音樂與現代音樂、民族音樂等等。音樂的內容豐富復雜,但在我們的高中音樂學習中教材僅僅涉及到聲樂、器樂、音樂發展及世界著名音樂家、音樂各流派等等,因此也可以說我們的高中音樂課程并沒有那么高的學習難度,但在當下的音樂教學中仍存在著多種問題。
首先,音樂課程的教學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在我們現下的教學中,尤其在強調升學率的高中階段,我們的音樂課教學僅僅只能保證在每周上一節課,這與其他學科絕不能相提并論。而在義務教育中明確指出“音樂是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1]”所以在高中眾多學科中音樂教學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著名音樂指揮家鄭小英女士曾在2012年接受媒體采訪中發表過以下言論:“音樂教育絕不是每周一節音樂課就夠了,而是要形成音樂教育的氛圍,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音樂教育活動。”[2]從鄭小英女士的話語中我們可以聯系我們的音樂教學現狀。
在現下的高中學習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們可能更多的關注集中在高考所要考的語文、數學、英語和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甚至在部分家庭如果家里的孩子想要學吉他或其他樂器來豐富自己可能會被父母阻止,原因無非是好好學習,不要分心……而且獨立的音樂課堂也會存在時常被其他學科所頂替上課的現象,例如這節音樂課用來進行英語小測試,下節音樂課又被安排自習數學等等,也正是這種對待高中音樂課程的普遍錯誤態度影響了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在高中階段文化課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音樂作為一門獨立存在的課程有著其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的學生和老師應在重視文化課的同時兼顧音樂課的學習,即使在升學率的要求下我們的學校無法做到增加音樂課程,但是在日常的學校活動和課余休閑中學生們也可以組織一定的音樂學習活動,從而養成一定的音樂教育氛圍。
其次,學生們對待音樂學習的熱情不足。在上面第一點我們已經提出了老師家長們可能因為自身對待音樂教育的認知錯誤而導致阻礙了學生的音樂學習,但除了這一因素之外,學生們自身對待音樂學習的興趣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高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不僅僅受老師家長們的重視,學生們也格外關注自身的考試成績,為了以優秀的高考成績考入自己夢想的大學是每一位學生都希望的。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成績至上”觀念一直盛行,所以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很多學生會在音樂課上帶著文化課的學習作業,對音樂課上的講解充耳不聞,一心投入在自己做自己的作業中,所以對這些同學而言音樂課就像是自習課。而有另一部分學生,他們對待音樂課就像是玩耍的課堂。總之,這些同學們的觀念都是反正考試不會考音樂。但是在我看來,音樂盡管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卻與其他學科有著聯系。
例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出現不同的音樂,歐洲音樂就分為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與民族流派時期,通過在音樂課上我們隨著老師的講解深入去了解這些不同時期音樂的發展,學生們也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并且音樂貼近生活又融入生活,優秀的音樂往往具有讓人震撼心靈的力量,由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郁悶、痛苦、失落、悲傷等種種情緒都可以在音樂中得到宣泄。而我們的學生們,他們處于學業沉重的高中學習階段,即將面對的是人生第一次重大意義的考試,所以無論是學業壓力還是心理壓力都是必須正視的。音樂課堂上通過音樂的欣賞可以幫助學生調整心態、緩解壓力,并調劑學生的心理和情感狀態,鼓勵學生用功學習。并且,音樂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并有利于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簡言之,學生們需要意識到音樂課堂的重要性,需要將自己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這樣就可以更深刻的領略音樂的魅力。
最后,現下高中音樂教學存在教學設備陳舊,教育水平區域差異嚴重。江澤民同志曾明確指出:“中國要實現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要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必須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的人才。要做到這一點,教育戰線上的同志們責任尤為重大。”[3]這是社會教育必須肩負歷史使命感的強調,所以我們的教育更應得到廣泛的重視,這里所提出的應受到重視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語數外,音樂也是一門重要學科。而恰恰在當下很多學校音樂教育沒有相關的建設,音樂設備陳舊,音樂即是以聲音為表達方式的藝術形式,音樂設備的陳舊可能會直接導致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而無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
并且因為在中國經濟區域差異嚴重,東部經濟一直領先于中西部經濟發展,經濟是教育發展的有力支持,由此東部的教育水平也一直領先于中西部,這也直接表現在音樂教育方面,所以在高中階段中西部的音樂教學設備和觀念也一直不如東部。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將學校教育建設的部分資金用于音樂教學設備的改善,同時要不斷加強音樂教學師資力量建設力度,從而推動音樂教育的標準化和現代化,同時在國家層面應該更加注重經濟發展,注重東西部經濟差異的減小,從而減小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音樂教育發展的差異。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藝術,但確實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藝術,它并不高高在上,所以學生們通過各種途徑都可以接觸到音樂的學習。而我們高中專設的音樂課堂通過老師與學生的聯系向學生們進行系統的音樂教育,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上述已簡要分析,希望音樂教育的發展光明可見。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性質與價值》一章.
[2]鄭小英于2012年接受媒體采訪,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3]《基礎教育新視點》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編著第一章,創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分析第一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