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霞
摘 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特點
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
一是教學的語言材料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反映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Myself,My family,My school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這些語言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簡到繁、逐漸展開。二是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三是教學的語言材料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
二、語言功能、結構、話題、任務有機結合
一是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二是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三是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范,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
小學英語教學不宜以語音、語法知識為主,切忌不顧兒童年齡特征,進行成人化教學。更不可追求英語學科高標準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小學英語課程規定的教學基本要求,如話題的范圍和接觸的詞匯總量(600—700),以及視、聽、說、讀、寫、玩、演等活動能力的要求等應適合大多數學校。各地區學校的要求可以上下浮動,但切不可要求過高,造成學生負擔過重。
三、教學方法多樣,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采用綜合的教學路子
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折衷法、綜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都可以采納。
(二)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游、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勵。
(三)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
通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四、教學組織和課堂安排靈活,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多次接觸英語和足夠的實踐量
由于小學英語課每周僅可能有2—3課時,為保證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英語,可把一整節課(45分鐘)改成兩小節課,這樣每周至少有4次英語課。
(二)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這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三)通過課桌椅的擺放培養互助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課堂上課桌椅的擺放形式根據教學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圓式、全圓式、雙圓式等,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起互相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五、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
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件,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范,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而且還有體態語(body language)──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種媒體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課時少的小學英語課尤為重要。
六、運用激勵機制,評價形式多樣化,鼓勵小學生積極進取
首先、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可采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如獎給小紅花、紅星、紙制獎牌等。特別要注意對學習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其次、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低年級(三、四年級)以口語活動為主,高年級(五、六年級)采用口、筆試結合的方式。口試檢查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試主要檢查聽和讀的技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