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珊
摘 要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課堂上發生著深刻變化,許多老師開始摒棄傳統的分析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仍然擺在我們面前: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較以往更加嚴重了,有的孩子作為可以寫到幾千字,有的甚至連像樣的三百字都很勉強,有的學生周閱讀量幾十萬字,有的一月也很難讀完一本完整的書,有的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熟練掌握課本內容,有的卻反反復復聽寫連基本字詞都掌握不了。
關鍵詞 兩極分化 問題 原因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問題表現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課堂上發生著深刻變化,許多老師開始摒棄傳統的分析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仍然擺在我們面前: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較以往更加嚴重了,有的孩子作為可以寫到幾千字,有的甚至連像樣的三百字都很勉強,有的學生周閱讀量幾十萬字,有的一月也很難讀完一本完整的書,有的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熟練掌握課本內容,有的卻反反復復聽寫連基本字詞都掌握不了。
1.1識字量的差別
從測查的情況來看,能經常達到優秀的不足40%,不合格的有15%左右,而處于中間等級的孩子,則很依賴于老師和父母的監督,情況不穩定。
1.2寫字量的差別
從每次聽寫和練習、測試的情況來看,能達到優秀的不足30%,不合格的將近10%,中間等級的學生掌握不扎實,形近字、多音字很容易出錯。
1.3閱讀能力的差別
篇幅比較長的文章,對于20%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輕松地朗讀,能比較正確地理解,而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還有20%左右的學生不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閱讀和理解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
2原因分析
2.1教師的原因
教師在課堂角色的缺失。課堂一味讓學生自主發現、自由討論,失去了有效引領,只“放”不“收”,課堂紀律難于控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無所事事。過多的課堂機會讓給優生。現在的課堂上,發言踴躍了,學習氣氛空前活躍,但總的來說,主要發言者仍然只是少數活躍分子。
2.2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家庭環境和家長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因素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習慣,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
2.3家長重視程度不一
學生重在養成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有的家長文化程度較高,對孩子學習很關心,自己也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活動中去,他們的孩子成績突出,能力較強。有些家長忙于自己的工作,對孩子的學習缺乏了解、疏于管理,他們的孩子養成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成績差,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
3解決策略
3.1彈性使用教材,講究一個“活”字
教師應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準確把握教材重點,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取舍。各個學習內容要視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對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容易掌握的,爭取一課時就上完;而跨度大、學習內容深的可以多花些時間。
3.2規范課堂教學,強化一個“實”字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減緩學生學習兩極分化的關鍵。
(1)要強化教學目標的實效性。課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不僅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還要依據學生個體差異,準確、恰當地制定明確和具有層次性教學目標,并將目標細化到具體的課堂。
(2)要強化教學方法的實效性。“語文”應該姓“語”,語文的教學方法必須體現“語文”的特點,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課文適合于訓練什么就重點訓練什么,抓住主線,整體感悟,盡量讓學生在一堂課內切實有所獲。
(3)要強化教學交往的實效性。課堂上的講解、提問、討論等,都要區別對待優、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讓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生了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提高。
3.3分層布置作業,要求一個“巧”字
學生的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正視學困生與優秀生之間的差距,對同一教學內容,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在數量、內容和形式上因“層”而異,使他們都能較容易地接受。教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分成A、B、C三個層次,并設計三個層次練習與學生配套。比如,同樣是寫字的作業,我要求A類學生給生字組詞、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B類學生抄寫生字、組詞,而C類學生只要求描紅;學習困難學生只要求完成基礎性的作業,而優生則多要求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口語交際等發展性的訓練。當然在作業分層的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完成目標作業后,自覺向高層次作業挑戰。
3.4小組互助幫帶
在劃分學習小組的時候,要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6人的學習小組分別體現高、中、低三個學習層次,在平時的學習中,高層次帶動中層次,幫助低層次,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整體完成,整體督促,整體評價,充分發揮“小老師”的帶動和幫扶作用。
3.5與家長溝通交流
經常與成績較弱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意識到問題所在,提供機會讓優秀學生家長進行經驗和方法交流,為這一部分家長提供改進的機會和方法。
4解決效果
學生個體間有差異,那么分化就是難免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是分化過于嚴重,我們就應該要反思了。作為老師,我們要為每一位學生負責,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這一現象會得到很大改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