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版權管理就是在數字版權經濟關系中,版權權利人所享有的法律權利終極保護方式。目前在開展數字版權管理的前期階段中,往往是從現授權使用后監視管理來進行的,但是在效果上來說卻并不理想。在這一背景下,數字版權管理也開始借助連續性不間斷的管理方式來進行,以此來排除非法授權訪問以及獲取資源等。基于此本文針對數字版權管理模式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版權管理;模式研究;探析
中圖分類號:D92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9-0172-02
作者簡介:周彥宏,女,漢族,中國人民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
可以說數字版權管理就是數字內容從生產到最終的使用,都要具備一定的權利保護,運用好控制技術與管理技術。從目標上來說,就是運用科學技術手段來遏制盜版以及非法使用等現象,以此來保證數字化產品銷售渠道,保護好作者以及出版商等方面的利益。
一、現階段數字版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數字版權管理來說,在面對版權盜版問題時已經具備了比較全面的技術方案,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雖然數字版權管理上已經采用了先進性的技術,然而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如“暗網”的存在與發展已經成為了數字版權管理中的掘墓人,且在“暗網”的影響下,能夠為大量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盜版服務,這樣也就使得暗網成為了合法數字霸權產業中的主要競爭來源之一。就今天來說,數字版權管理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現有的數字版權管理只能單純解決數字版權保護上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就是借助科學技術手段來打擊數字版權盜版上的問題,但是如果不能有效解決版權內容規范、暗網侵權技術等問題,也就難以規范好行業市場,實現數字版權管理的目標。其次,通過研究發現,借助過去的數據充分證明了數字版權管理并不能有效抵御黑客方面的攻擊。黑客可以借助相關技術來工突破限制與控制,獲取到大量的作品,同時數字版權管理技術也給一些還未熟練掌握電腦技術的合法用戶帶來了影響,如在下載過程中解鎖數字版權管理的相關裝置,甚至一些用戶根本不了解應該怎樣使用這一軟件、雖然數字版權管理已經進入到了互聯網時代,但是管理模式以及相關法律等也只是根據當時的客觀情況來制定的。在大數據的影響下是否還要使用這一法律依據以及管理模式就成為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1]。
二、現階段數字版權管理模式的分類
對于數字版權管理來說,其實就是用戶查看與訪問的管理權限,通過授權來促使用戶使用或是復制的管理方式。一般來說數字版權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維護好版權權利人或是持有人上的利益,并沒有從用戶的角度上來進行思考。第一,數字互聯網世界難以實現全面控制。在這一觀念中,公司借助相關技術將初始內容進行轉化,以數字產品的方式提供給用戶,以此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并在服務或是產品中得到利益。第二,從互聯網公司的角度上來說,與其他種類的技術存在著一定的一致性,現階段的通信與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超越了法律調節上的問題。從某一層面上來說,傳統版權中的法律保護難以有效運用到數字版權保護中。所以實現全面、多層次的管理就成為了發展的目標。第三,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數字版權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控制進入到市場中的使用內容,所以只要不存在多代次降低拷貝內容質量等方面的問題,就可以借助相關原則與律法等在進行管理。但是現階段的版權內容存在著客觀物質載體,所以在轉售等方面上并不會增加原始品質的數量,但是在供應與銷售的數量上卻可以由版權權利人所掌握。所以權利的原則就是從允許一次性發行權的銷售。但是在數字時代的影響下,這一模式發生了變化,受到復制數字版權內容技術的發展與二級轉售市場的影響,使得這一原則是否適用于數字版權管理上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從實際上來說,數字版權中的復制技術與內容保護權利上出現了緊張且對立的狀態。第一次的內容獲得者喜歡復制所得到的內容,以此來滿足市場中的潛在需求,所以也就會主動找出數字二級轉售市場中的準買家,并借助多次復制低價銷售的方法來增加盜版的銷量,從而滿足盈利的目標。在這一現象的影響下,也就對傳統的版權法律保護制度等方面產生出了沖擊[2]。
三、數字版權管理模式
(一)柔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
對于這一版權管理模式來說,主要是從互聯網行為習慣與規范等方面來進行的,就是借助先控制后使用的原則來進行,且在使用中如果存在侵權行為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目前數字版權權利人在面對盜版侵權的過程中主要是借助訴訟等方式來進行維權,所以在柔性數字版權管理中就是借助大量售后使用檢監測手段來進行的。如誡子書消費用戶網絡注冊或是售后使用建議等來識別非授權用戶,借助增加使用寬帶頻率等方式來實現監控的目標,但是在這一模式下對消費者的隱私保護上也產生了影響。
現如今,數字版權機構擅自銷售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了社會中的焦點問題,且在柔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中,大多數的消費者受到信息披露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并沒有認識到自身隱私出現了泄漏的問題,但是在媒體曝光的影響下,這一模式所采取的網絡監控行為已經影響到了消費者隱私上的問題,雖然一些消費者對數字版權權利人提出了訴訟,但是其焦點上大多集中于拆封許可證的問題上。作為現階段柔性數字版權管理中所采用的最為廣泛的模式之一,借助假定等方式來進行辨別。但是從實際上來說,這些條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樣也就出現了消費者與數字版權權利人之間的矛盾。另外,現如今相關的管理監測機制開始節節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方式,以此來增加對用戶的限制,這樣也就使得柔性數字版權管理出現了不斷的擴大,從而也引起了消費者的反感[3]。
(二)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
對于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來說,與柔性管理模式不同,其所表現出的主要是從持續管理與權限管理等方面來進行的。在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中借助技術來修復與解決非法復制問題,其目的就是要杜絕未經授權的侵權行為。但是由于受到技術修復上的影響,使得數字版權版權人開始尋求全新的模式。現階段中已經建立出了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也借助這一技術來實現對數字版權控制的目標,運用法律來約束消費者行為,數字版權權利人的權利也是從法律的角度上來進行規定的,可以避免借助先進科技侵權行為而造成法律保護出現滯后等問題,從而杜絕侵權行為的發生。但是在這一方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合理使用上得到問題。數字版權權利人借助“授權-許可”的使用模式,但是權利人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并不會慷慨的讓出授權,另外在這一管理模式中過度收縮了消費者的權利,這樣也就壓縮了消費者的使用空間以及程度[4]。
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是需要從數字版權管理模式需求的角度上來進行的,所以在采用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就要從合法購買的角度上出發,避免出現副本。且在剛性數字版權管理模式中,所采用的是特定的訪問許可系統,從設備上來說不僅可以對用戶的身份進行確定,同時也可以不限制地點的信息管理服務器。就目前來說,一些數字版權領域中的專家提出了現階段中所使用的杜絕盜版有效數字版權管理模式會造成數字版權管理模式向著極端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找出科學的數字版權管理模式[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通過對比數字版權管理模式可以發現現階段中存在的數字版權管理問題。所以為了保護好創作者的知識產權,要創造出具有創新性的作品,以此來滿足社會上的需求,同時也要解決現階段中存在的矛盾,借助科學的管理機制來滿足數字版權管理的發展需求,保護好作者的權益,提高數字版權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活力。
[ 參 考 文 獻 ]
[1]劉國龍,魏芳.數字版權管理模式探析[J].知識產權,2015(04):118-123.
[2]王艾.數字版權管理不只是技術[J].出版參考,2011(07):10-12.
[3]楊海生.鄔揚帆.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研究與實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5(11):62-66.
[4]劉美林.淺談數字版權管理[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37-39.
[5]薛輝,鄧軍.淺析數字版權管理現狀與發展[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1(06):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