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鼎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體育學科教學,要更好地滲透德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途徑;智育;全面發展
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正面臨著新課程改革、新觀念的改革。體育教學不僅作為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和健康水平,指導學生掌握體育衛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和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發現和輸送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手段。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勇敢堅毅、團結友愛、尊師守紀,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優良品質教育的滲透。
當前的體育新課程改革,提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就是說學校體育不單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強體質,還包括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發展個性教育。利用學校體育的德育功能,全面矯正現階段學生的任性、放縱、怪癖、自私、膽怯、不合群、自我霸氣等心理缺陷,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美人格的新一代接班人。
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集體主義觀念
體育課中不僅有師生關系,而且有大量的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學生進行身體練習既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又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協調,客觀上要求多方面的交往。如:接力跑、拔河、球類比賽等集體項目,要求學生有高度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協作精神;在體操項目中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友誼,消除自私、不合群等不良心理,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集體觀念。
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養成集體主義觀念,時刻維護班級和學校的集體利益,關鍵時刻,能夠犧牲自身利益來換取集體利益。在體育類競賽和交流合作中,堅持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任何時候不以犧牲同學之間的友情、感情來獲取比賽名利,而要在公平、公正、有序、和諧的環境中進行體育比賽。
二、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增強自律觀念
在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遵循動作形成規律,嚴格按照一定的時間和學習順序來完成練習。各種體育運動都有相應的規則,有了規則,才能有輸贏之分,才能做到公正、合理。違反了規則,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參賽人員的行為,也就受到規則的約束,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如何干什么等,這就增強了學生行為的自覺性和自制性。如馬拉多納在世界大賽中,曾因場上踢人而被罰下場,給自己的球隊帶來處罰,并受到各方面輿論的嚴厲批評,他從中吸取了教訓,四年后,在第十屆世界杯足球賽上,馬拉多納在對手死拼賴纏,甚至采用“殺傷”踢法時,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非但沒有舉目怒視,以牙還牙,而是以豁達的氣度和高超的技術對待對手,贏得了世界杯,也贏得了世界的好評。這樣的行為是通過自律精神來實現的。
青少年學生在長期體育活動中,把體育運動規程、規則作為行為規范易于改掉任性、放縱、霸氣等不良行為,增強自我調節能力,養成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
三、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存在著普遍的競爭因素,競爭者首先要有實力,其次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等心理素質。實力主要指運動人員的體能、體力、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戰術等要素;心理素質主要指高漲的情緒,勇敢頑強的斗志,堅毅、果斷、不怕苦、不怕累、自信、自制,敢于勝利、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等。因此,運動競爭是技術、戰術的智力競爭,是身體素質的競爭。由于體育運動的競爭性,從客觀上給運動人員的心理素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體育運動人員在不斷的競爭中,在發展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的同時,意志品質也得到了磨練。這能克服青少年學生驕傲、自負、膽怯、懦弱等不良心理,增強意志品質,從而培養了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使青少年在體育運動競爭中學會做一個健康的人。
體育運動還能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和人格魅力。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視。一個社會的體育道德作風的優良程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所以對學生進行體育道德作風的教育是很重要的。體育課中,教育學生在比賽中勝不驕敗不餒,講文明,講;禮貌,尊重別人,通過合理公平的競爭,從而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體育道德的具體內涵,培養人格修養。
四、要培養學生愛國熱情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體育課上通過觀察和了解國際體育比賽,介紹我國體育發展和新中國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光輝成就,學習優秀運動員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可以結合體育理論教學講述國際大型比賽上我國運動員獲得的輝煌成績。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不同的影視資料,大量展現優秀人物的拼搏歷程。用這些具體直觀的影視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同時,用體育運動韻律的欣賞影視資料,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樹立為過努力學習的堅強信念。
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能很容易地向學生滲透思想品質教育和技能教育,這是學校教育中的系統工程,始終把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體育教學相融合、相促進,檢查常抓不懈,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五、要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體育觀和道德觀
無論體育課程還是體育鍛煉,都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運動,有時在短期內不可能看到效果,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耐心和堅強的毅力,有百折不撓的不怕困難的精神,能夠持之以恒堅持到底。
體育課程是一項技能課程,無論其再有天賦,也離不開后天的培養和訓練。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不能有偷懶、松懈和麻痹大意思想,更不能有好高騖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僥幸心理,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堅持練好每個項目,虛心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遇到困難,隨時向老師求助。同時,面對體育課或體育競賽中的不正之風,要敢于站出來檢舉揭法,帶頭維護體育訓練中的風清氣正。
良好的體育觀和道德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素質教育只重成績和分數的環境下,體育課受到許多不公正的待遇,一度淪為可有可無的副科。如今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學校領導和老師要帶頭營造體育課程改革的新風,把體育課提高到與其它科目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校長督促教研主任、教研主任督促體育老師、體育老師和班主任齊抓共管,形成大家重視體育的良好運行機制。長期嚴抓不懈,開發出讓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長期堅持,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滲透自然而然就成功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