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星
摘 要 啦啦操,英文名稱:cheer leading.起源于美國,其主要作用是為了鼓舞士氣,振奮人心,帶動全場氣氛。在美國的原始社會以及早期的部落社會中,為了激勵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士,人們會舉行一種特殊的儀式,通過手舞足蹈和歡呼喝彩的表演來鼓舞出征的戰士,以此來鼓勵他們能夠凱旋而歸。它是近幾年來體育項目中的一個新興項目,從一開始的表演形式逐步發展成為體育競賽中的一個正規項目,并且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競賽規則和評分制度。啦啦操分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兩大類,其中舞蹈啦啦操編排是我本次研究的重點內容。舞蹈啦啦操編排由四大要素組成:動作要素、音樂要素、空間要素以及服裝與道具要素。通過研究應用文獻資料法,查閱分析近年來我國舞蹈啦啦操編排的文獻資料,了解近年我國舞蹈啦啦操編排的研究情況,為我國舞蹈啦啦編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舞蹈啦啦操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37 文獻標識碼:A
1舞蹈啦啦操的動作編排分析與研究
舞蹈啦啦操動作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操化動作、個性舞蹈動作、配合動作、難度動作。
操化動作是指呈現復雜多變的上肢動作結合簡單的下肢動作,再加上少量的軀體動作。其中上肢動作分為多個不同的手位,有上V、下V、H 型、L型、K 型等,其方向主要為上、斜上、下、斜下以及前、后、左、右等不同的方位,體現了形式多樣的手位變化。下肢動作多為弓步、鎖步、交叉步、十字步和各種跳步;軀干動作以直立為主,結合波浪、俯身、轉體等動作。在編排過程中,結合音樂、場地空間、隊形將上肢動作和下肢動作合理編排。展現出整齊劃一的動作。
個性舞蹈動作是啦啦操成套動作中最具風格特色和氣勢的一部分內容。每個啦啦操套路中個性舞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它可以體現明顯的風格特征,也是整個套路中最活力四射的一部分。在編排過程中,應考慮本隊隊員的實際能力,結合實際去進行創編,動作不必過于復雜繁瑣,簡單大方、突出主題即可。只有這樣,運動員才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更好的駕馭成套動作,呈現良好的視覺效果。
配合動作是指由兩人或兩人以上進行協調組合共同完成舞蹈動作,目的是為了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編排。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配合動作可以彰顯團隊精神和團隊凝聚力,同時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美感。
難度動作主要包括平衡柔韌類、跳步類、轉體類。同時常見的難度有屈體分腿跳、C跳、旁腿轉、立轉等難度動作。在編排過程中,將難度動作與相匹配的音效結合會給整個套路添彩。在難度動作的分布密度中,一般呈現中間階段難度個數較少,開頭、結尾難度個數較多且難度質量較高的趨勢。
2舞蹈啦啦操的音樂分析與研究
音樂是貫穿舞蹈啦啦操套路始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音樂可以展現完美的成套,同樣也可以帶動現場觀眾的氣氛。在選用舞蹈啦啦操音樂時,可采用多元化的風格音樂,組成最適合本隊伍的音樂。還要注重音樂與動作的協調與配合,只有音樂與動作完美結合才會提高創編的審美效果。每首音樂的選擇不會完全符合此次創編套路的風格,所以就要對所選音樂進行后期加工。后期加工中可以對音樂的音速、音調、音質進行改變,但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多首音樂的串聯時,要過渡自然,銜接點不可突兀,注重曲子的完整性。要表達抒情的感情時,音樂要舒緩柔和,在表達興奮激動的感情時,音樂要鏗鏘有力、抑揚頓挫。音樂貫穿啦啦操過程的始終,所以不光要和舞蹈動作吻合,也要與操化動作、難度動作、配合動作相得益彰,只有這樣,才能凸顯隊伍的風格特色。
3舞蹈啦啦操的空間編排分析與研究
在創編過程中,第一要考慮到場地的合理利用,符合人體的觀察規律。根據舞臺方位,將場地按順時針方向分為1-8 個方向,所以在創編過程中,要使舞蹈動作能夠充盈8 個方向,因為這樣符合對舞臺前、中、后的觀察規律,使賽場各個方位的人看到表演,使得隊員與觀眾有很好的交流和互動。第二空間層次的對比可以豐富場地的空間感。教練員在創編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層次對比。這樣編排的效果使得整個隊伍一直處于一種運動狀態,不顯死板,并且使觀眾和評委的眼光目不暇接,套路編排飽滿豐富。與此同時,空間層次的對比也對運動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要想使得對比明顯,運動員動作就要干凈利索,制動和發力都要快、準、狠,只有這樣對比才會達到良好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反之就會混亂無章,使人沒有美的享受,從而拉低分值。第三舞蹈啦啦操中的隊列隊形要求為變化方式新穎,變化速度之快。其主要的隊形有縱隊、橫隊、斜線、三角、圓形、字母等形狀。隊形的變化方式有直接變化、先分散再集中、邊移動邊變化等。隊列移動的方式主要有交叉移動、同方向移動、反方向移動、順時針和逆時針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凸顯隊伍的實力,才能給人視覺上的沖擊。
4舞蹈啦啦操的服裝與道具分析與研究
運動員必須著合適服裝,不得過于暴露,服裝上禁止描繪戰爭、暴力和宗教或者性愛的元素。鞋襪可以穿規定的啦啦操鞋和舞蹈鞋,顏色不限。對于運動員身上(下轉第179頁)(上接第177頁)的裝飾品,可以根據成套編排和表演效果的要求適當佩戴飾品,但飾品必須是服裝的一部分。對于道具來說,舞蹈啦啦操的唯一道具就是花球,不允許使用其他道具。許多教練會根據成套動作的特色風格挑選比賽服裝的樣式和顏色。這樣會給裁判和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服裝與道具的選擇貼近團隊本有的風格便會突出運動員的體態美和形態美,充分凸顯運動員的特色、自信和美麗。
5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近年我國舞蹈啦啦操編排分析與研究文獻資料的查閱分析表明,近年我國舞蹈啦啦操編排研究方法主要為文獻資料法、比較法、圖像分析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于新周期規則對舞蹈啦啦操動作的影響。在研究花球啦啦操編排內容的也有很多,我認為但其深度廣度還不夠。啦啦操引進國內時間并不是很久遠,從而使我國舞蹈啦啦操的研究屬于初級階段,啦啦操理論知識也略顯匱乏,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未來對我國啦啦操編排以及理論知識仍是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李祥祥,陳麗霞. 新舊規則交替下對舞蹈啦啦操編排影響的研究[J]. 四川體育科學,2017,36(03):80-85+106. [2017-08-14].
[2] 康思斯. 舞蹈啦啦操編排藝術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2.
[3] 覃俊連. 新競賽規則視角下舞蹈啦啦操編排研究[J/OL]. 當代體育科技,2016,6(02):22-23. (2016-03-28)[2017-08-15].
[4] 朱波涌. 審美視角下的舞蹈啦啦操動作與音樂的編排[J]. 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02):183-184. [2017-08-15].
[5] 張瑾. 基于競賽規則下舞蹈啦啦操編排的探討[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7(04):56-59. [2017-0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