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維
摘 要 信息互聯網時代,管理溝通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管理溝通既存在于管理的某個層次或某個局部,又存在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和各個層次。
關鍵詞 管理溝通 基本行為 企業實質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1管理溝通是企業組織的基本行為
管理溝通是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管理者與管理者之間、被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即組織成員內部、或者組織成員與外部公眾社會組織之間發生的,旨在完成組織目標而進行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內容與層次的,對組織而言有意義信息的發送、接受與反饋的交流全過程,及各組織對該過程的設計、規劃、管理、實施與反省。
信息的及時溝通正日益成為許多企業管理者成功的關鍵。著名管理學家西蒙曾提出了管理就是決策。但是,管理不僅是決策,而且還是溝通。西蒙提出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決策,而決策的過程是信息交流和處理的過程,也即溝通。從更細致的角度來思考,對決策的執行,其實質是企業成員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必然是自我溝通的行為過程。那么,決策是溝通,執行也是溝通,因此管理的行為過程,也就是溝通的行為過程。
當然,溝通并不一定直接達成共識,而決策和執行則必須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就必須借助有效溝通。在信息經濟時代,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日益復雜,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識化勢如破竹,企業必須在更大市場背景、更快捷的環境變化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下生存發展。同時企業本身的規模越來越大,內部的組織結構和人員構成越來越復雜,對市場和企業本身的把握越來越困難,企業員工之間利益、文化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以上所有這些問題,都必須依賴于良好的管理溝通來解決。
2溝通是企業管理的實質和核心
在企業管理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信息社會,企業管理本質和核心是溝通,管理的難度和難題也就是溝通的難度和難題。許多大企業和跨國公司普遍存在管理溝通的問題,因而使企業有限的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無法實現最佳配置,不僅產生不了合力,反而互相牽制,嚴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和發展。溝通問題變得如此的多樣和突出,以致在現代信息化企業,離開溝通我們甚至無法談論管理。
從管理的對象看,可分為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是對各種資源的一種整合,但由于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在客觀上是各自獨立的,他們自己無法直接互相發生組合和聯系,因此需要第三者(企業各種管理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對它們施加有效的處置和影響,從而在它們之間建立有效和牢固的聯系。這中間需要各種聯系的橋梁,而溝通就是這些橋梁,實現信息和情感的有效傳達。
從管理的主體看,管理必然是溝通。管理的主體是活生生的人,管理者不向被管理對象輸出指令,并從被管理對象方面獲取信息,就無法有效實施管理。管理是組織、指揮、領導、控制別的人去正確完成工作和按計劃實現工作目標。組織、指揮、領導、控制無一不是信息交流,即溝通。
從管理的過程看,一刻也離不開溝通。管理的過程就是資源優化整合的過程,整合的過程必須借助于各種資源信息大量復雜的交流、反饋。沒有這些大量的信息交流、反饋,即溝通的發生、實現,管理的過程就要中斷或殘缺,甚至失去控制。
從管理的功能上講,溝通更是管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徑。現代管理理論公認的四大管理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哪一項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溝通。計劃的過程需要以大量的市場調研和內部資源分享討論為前提,市場調研和分析討論就是溝通的重要形式。計劃的形成就是良好溝通的結果。另外,計劃的下達和正確執行又需要溝通來進行。至于組織、領導、控制,它們本身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
3企業中的有效管理溝通原則
溝通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在上面的文字中已經很詳細的闡明了,但是,如果企業只意識到了溝通很重要是不行的,必須要切實的構架一個良性的、有效地管理溝通系統,才能讓溝通的作用得以發揮。那么,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系統必須遵循下面十條原理。
(1)真實性原理。真實性原理就是必須是有意義的管理信息需要傳遞。如果傳遞的是沒有意義的管理信息,那就是一種管理溝通資源的浪費。嚴重的時候,會產生負效應。管理溝通必須是隊有意義的管理信息進行溝通,這是管理溝通成立和存在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2)渠道適當性原理。渠道適當性原理就是有意義的管理信息也要通過適當和必要的溝通渠道由一個主體完成送到到另一個主體。不同的管理信息對于溝通渠道的選擇是有要求的。正確地選擇適合的溝通渠道有助于科學的進行管理溝通。而錯誤的渠道選擇會產生信息丟失、誤讀或扭曲,導致管理溝通受挫或失敗。
(3)主體共時性原理。這條原理是指真實的管理信息必須由適當的主體發出,并通過適當的渠道傳遞給適當的另一主體接受。此原理可稱為有效管理溝通的雙主體或多主體共時性原理。簡單講,就是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都必須是恰當的管理溝通主體,二者缺一不可。
(4)信息完整性原理。有效管理溝通必須由適當的主體發出,并通過適當的渠道,完整無缺地傳遞給適當的主體接受,此即為有效溝通管理的信息完整性原理。由于傳遞過程中各種各樣噪音干擾,傳遞的管理信息有可能在被傳遞過程中人為或自然地損耗或變化使信息完整性受損。而信息一旦受損,管理溝通當然無法全面準確的完成。
(5)代碼相同性原理。是指所有管理溝通主體即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間在傳遞真實信息時必須使用相同的信息代碼系統。如果兩者使用的代碼完全不同或存在較大差異,則會導致接受者對信息解讀錯誤,也就是導致溝通失敗。
(6)時間性原理。該原理也稱為管理溝通的及時性原理。任何管理溝通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正如我們買的食物都要在保質期內吃完一樣,整個溝通的過程必須在有效期內發生完畢,否則也失去了溝通的意義,或者因為時間的變遷使得溝通內容發生變化,導致接受者接到過期信息而產生誤會。
(7)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原理即在上述所有原理均滿足的前提下,信息接受者必須真正了解或體驗管理信息發出者發出信息的真正含義,由于每一個接受者都是獨特的個體,他的主觀意識會左右他對所解讀的信息的內在意義的理解。理解一旦偏差,沒有同一,溝通的有效性就會產生問題。
(8)連續性原理。有效管理溝通還必須遵循時間和溝通內容與方式上的連續性,即管理溝通主體間要達成有效的管理溝通,他們必須考慮到他們互相之間溝通的歷史及現狀情形。因為人們都是根據自己個人的生活經歷對各種情形做出反應的,這些要素使溝通行為具有連續性。
(9)目標性原理。有管理溝通目標、目的不明確,必將造成管理信息發送者所發信息混亂、模糊、含糊不清,接受者自然也就只能靠經驗和情景猜測對方的用意,從而導致溝通誤差或失敗。而且,不同溝通目標會對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行為。
4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有效的管理溝通在現代化管理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1)管理溝通貫穿整個管理實踐的全過程,沒有管理溝通的存在,管理的全過程就會支離破碎。(2)管理溝通是實施各項管理職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徑。(3)管理溝通是企業管理的實質和核心內容。(4)企業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都要借助于管理溝通才能得以順利進行。(5)在管理實踐中,管理溝通不僅存在于橫向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而且更存在于縱向管理活動的各個層次,可以說,管理溝通是管理的核心和靈魂。(6)管理溝通是創造和提升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完成企業管理根本目標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總之,隨著現代企業管理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管理思想,要做到以人為本,只有通過良性溝通才能做到。加強企業內部的良性溝通,既可以使管理層工作更加輕松、更加客觀和透明化,也可以使普通員工增加滿意度,同時還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托馬斯.D茲韋費爾 管理就是溝通[M] 中信出版社,2008.
[2] 曾仕強.人際關系與溝通[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 馬蒂.布朗斯坦 有效溝通[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