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扣+荊福全
摘要:徽派建筑作為中國建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長期以來倍受人們關注,在保護傳承徽派建筑和設計現代徽派建筑中所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老建筑被破壞現象嚴重、新建筑風格樣式千篇一律等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將會直接影響到徽派建筑文化內涵的傳承與研究。文章通過現代設計中徽派建筑元素的文化內涵與傳承研究,為保護、傳承徽州文化,研究古建筑,新建筑設計和新藝術創作等提供參考。
關鍵詞:徽派建筑;現代設計;文化內涵;傳承
建筑是一個歷史階段文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凝固的藝術,感受徽州地區獨特的人文風情以及醇厚的文化氣息,徽派建筑必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自然地理及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綜合影響,徽州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居住環境和建筑風格,無論是從村落民居和祠堂廟宇,還是從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體中,都能感受到其特有的魅力。
1、徽派建筑元素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體中體現出其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地方文化特征明顯,空間分布多是依山傍水的規劃格局。粉墻黛瓦為外在特征,“三雕”為裝飾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它集聚了徽州山川風景的靈氣,融入了風俗文化的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刻更是尤為精湛,不論是村落整體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2、徽派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現代建筑的創作應深入地扎根于優秀的傳統建筑文化之中,通過簡化、抽象和升華等再創作的方法運用到實體設計中去。該元素的提取要求我們掀開傳統建筑的華麗面紗,找到傳統建筑的精神所在。取代了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手段的建筑營造技術體系。用現代建筑設計語言將其表達出來,進而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使傳統美得以再現。
2.1徼派建筑元素的直接運用
傳統徽派建筑民居在高大封閉的墻體內設置天井通風采光,外墻高處開著小窗,在大片的白墻中這個別具一格的小窗就成了吸引人們視線的焦點。是建筑點睛之筆,不僅起到通風和采光的作用,從外形上看建筑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由內向外看有著園林中“框景”的意味。這種設計方法也廣泛運用現在建筑設計中,如上海國際環球金融大廈的頂部就加了這樣的一個“點”,這一缺口吸引了人們的視線成為視覺的焦點。這種對于元素直接運用的方式,具有代表性,容易的得到人們的認可,從而產生共鳴,因此這種方式在以前應用得最多,最為受到大眾的青睞。
2.2徽派建筑元素提煉創新再運用
抽象與提取是傳統建筑文化的現階段發展潮流中運用的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在國際上也有大量這類建筑設計案例。從建筑裝飾的角度出發考慮,使其更容易和現代建筑形式相結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從而使得現代建筑創作中能夠融入傳統的元素。形式也契合現代主義設計所倡導的實用、堅固、美觀的原則。通過對徽州建筑元素的內涵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后,進行歸納、概括和總結,突出其鮮明的形式特征和結構特點,簡化徽派建筑裝飾中反復、瑣碎的部分,按照現代設計手法進行再創作,以取得形式上的純真和美感,凸顯設計形象的純真化。
如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融入了蘇州建筑風格,將建筑安放于各院落之間,使得建筑本身與周圍環境相融合。白墻為博物館的主色調,建筑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相契合,用花崗巖取代傳統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使色彩和紋理得以統一。用新型設計元素替代蘇州傳統的斜坡屋頂,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于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梁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鋼結構頂棚系統所替代。這種處理的方式后所呈現的建筑元素,將會引起人們對于傳統建筑文化的種種回憶。
結語:徽派傳統民居作為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新建筑設計中應具有人性的關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其情感價值更是承擔著徽州地區的人民對于本地區的回憶與記憶。在探討現代設計中徽派建筑元素的文化內涵與傳承中,正視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而不是一昧模仿和沿襲建筑的外在形式,感悟其精髓所在,這樣才能更好的將徽派建筑元素運用到現代建筑中,并且是既能繼承傳統建筑文化特色又能滿足現代社會需要的建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