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李硏+鐘斌+岑楊成+李明明+廖澤輝


摘要:目的 觀察痛吐散治療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住院及門診被診斷為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200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采用痛吐散穴位貼敷治療,比較2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700%,對照組總有效率8200%,治療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腹脹、嘔吐、納差、不思飲食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痛吐散治療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的臨床療效顯著,較單獨西藥治療效果更好,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痛吐散;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10-0066-02
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在西醫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小兒中十分多見,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除了流涕、鼻塞、發熱主要癥狀外,還可表現出腹脹、嘔吐、納差、不思飲食等癥,需要對癥治療[1]。常規西醫一般進行抗病毒、對癥治療,雖然效果值得肯定,但癥狀改善較慢,因此中西聯合治療該病較具 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優勢[2]。本研究運用痛吐散治療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收到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院自2015年12月11日—2017年2月10日住院及門診被診斷為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200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成2組,診斷標準[5]:主證見腹脹、嘔吐、納差、不思飲食,舌質紅,舌苔厚膩,指紋紫或脈滑可診斷為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納入標準:家長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本次治療者;排除標準:精神疾病者,腫瘤者,合并心、腦、腎、肝等嚴重疾病者;治療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在2-12歲,平均年齡(61±15)歲;對照組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在2-12歲,平均年齡(62±17)歲;2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采取常規西醫治療,給予患者利巴韋林10 mg/kgd口服或肌注用藥,并予維生素B6、維生素C及多潘立酮等對癥治療,用藥3 d。
122 治療組 本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采用痛吐散穴位貼敷治療,痛吐散以導滯消積,通腑泄熱,溫陽止痛達到治療效果。痛吐散組成:木香2 g,枳殼2 g,吳茱萸2 g,元胡2 g,酸棗仁2 g,柏子仁2 g,蓽撥2 g,大黃2 g,打粉,將其制成散劑,用適量藿香正氣水調和,用透皮貼貼在神闕、中脘上,4 h揭掉,每天1次,3 d為1療程。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定標準[3-4]:治愈:用藥2 d內主要癥狀完全消失,經檢查脈象、體征恢復正常;顯效:用藥3天內主要癥狀完全消失,經檢查脈象、體征基本正常;有效:用藥3 d內主要癥狀明顯改善,經檢查脈象、體征有好轉;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記錄2組治療前、治療后主癥狀積分,根據癥狀嚴重程度,3分:嚴重;2分:中度;1分:輕度;0分:無癥狀;且查看舌脈,符合者計1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主癥積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腹脹、嘔吐、納差、不思飲食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腹脹、嘔吐、納差、不思飲食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一般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稱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多見的疾病,由于小兒體弱,因此仍然需要給予適宜的治療。在我國一般分為中醫和西醫治療,一般西醫治療該病效果尚可,但提高臨床療效依然對患者有利。而中西結合治療疾病在我國較為流行,研究中西醫合治療也是目前許多臨床研究人員重點觀察的方向,因此探討中醫治療該病具有臨床意義[6]。
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主要癥狀包括發熱、脘腹脹滿,而也可能具有咳嗽、咽喉紅腫等次要癥狀,西藥一般僅針對病毒感染進行治療,而對患兒腹脹、納差、食欲不佳等癥狀并不具備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家長會覺得見效緩慢[7-8]。本研究采用中藥物為痛吐散,其主要成分木香可調中導滯,治療脘腹脹痛癥狀效果顯著,枳殼可消積行痰、治療助消食積效果顯著,吳茱萸止痛理氣、止瀉溫中,可治療脘腹脹痛;元胡可止痛活血;酸棗仁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具有鎮靜作用,并且可降溫鎮痛,因此也可用于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的治療中,配合柏子仁潤腸通便;大黃活血祛瘀、清熱攻積;整個藥方主要針對患者的主要以及次要癥狀,理氣活血、消積止痛,對腹脹、嘔吐、納差等癥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用于該病的治療十分見效。并且不同于西藥由內及外,而是由整體進行調理,與其聯用并不沖突。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700%,對照組總有效率8200%,治療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從總體而言痛吐散增進了西藥的療效,對患者有利。從兩組患者的主要癥狀對比發現,治療組患兒經治療后腹脹、嘔吐、納差、食欲不振的癥狀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原因在于西藥抗病毒無特效,對感染產生效果不明顯,對癥狀的緩解幫助較小,而加入痛吐散后,可幫助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對治療十分有利[9-10]。
綜上所述,痛吐散是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感冒風熱夾滯證,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董艷,李靜,胡文娟,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兒感冒風熱犯肺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1):95-97
[2]馬驥桂枝加厚樸杏仁湯治療小兒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4):83-84
[3]Fazekas Tamas,Eickhoff Philipp,Pruckner Nathalie,et alLessons learned from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with a iota-carrageenan nasal spray as medical device in children with acute symptoms of common cold[J].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12(1)
[4]李瑩中西藥不同治療方案對小兒風熱感冒的臨床療效對比[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3):49
[5]楊坤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合復方木芙蓉涂鼻軟膏治療小兒風熱感冒4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7(5):483-485
[6]邸金紅感冒清熱顆粒治療小兒風寒感冒3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2,04(3):277-278
[7]邊慧霞推拿療法治療小兒風熱感冒53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4,(3):261-262
[8]Rahim Vakili,Mohammad Vahedian,Gholam-Hossian Khodaei, et alEffects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of Common Cold in School Aged Children during Cold Season: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Iran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2,19(4)
[9]Cenk Aypak,Ozlem Turedi,Adnan Yuce, et alA Serious Adverse Effect of Pseudoephedrine Used For Common Cold Treatment:Ventricular Arrhythmia[J].Cukurova Medical Journal,2013,38(3)
[10]王力寧,高沖,陳金月,等銀翹散復方煮散治療小兒感冒風熱證的療效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4):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