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科
摘 要: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為適應現代農業轉型發展需要,促進農村經濟改革,增加農民收入而成立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財務管理已成為制約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水平,促進合作社規范運行已成為農業合作社管理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文章對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對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農業合作社 財管管理 會計核算 財務制度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24-03
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為適應現代農業轉型發展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社法》而成立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成立、運行和發展,對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維護農民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壯大,農業專業合作社在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日益凸顯,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合作社財務管理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合作社因其運營規模普遍偏小,通常都未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都是通過一些兼職會計人員或合作社內有一定會計知識的人員對合作社進行會計核算,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特別是盈余分配制度。
(二)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缺乏現代管理意識,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制度執行不到位
合作社管理人員通常為農村的技術能手,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特長,有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現代管理理念及現代管理知識,對財務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管好錢、不亂花錢上面。管理人員對合作社的控制力度較強,法制意識淡薄,再加上監督機制不健全,難以對管理人員進行財務監督。還有的管理人員認為請專業的財務人員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工資,財務管理制度又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太能夠適應農業生產經營特點及農村的特殊情況,對合作社經營業務的開展不僅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讓合作社的生產經營處處受到制約。因此,合作社財務人員通常都由兼職會計人員(含代理記賬機構派出的兼職人員)或合作社內有一定會計知識的人員擔任。兼職會計人員往往只負責日常會計核算,不負責合作社的監督管理。且兼職人員多數未系統學習和研究過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對合作社會計核算規定理解不深入、不透徹,不能很好地將《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用于指導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合作社內的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地會計知識的學習,只能記簡單的流水賬,無法幫助合作社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
(三)未執行統一的會計制度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社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2007年財政部關于印發《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的通知》(財會[2007]15號),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的合作社執行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導致會計核算標準不統一,各專業合作社之間的財務信息缺乏可比性。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的合作社在進行納稅申報時,一些地區的納稅申報系統內沒有設置《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中制訂的財務報表模板,會計核算人員難以將合作社財務報表導入納稅申報系統。
(四)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會計核算不規范
由于受合作社自身發展水平及經營規模、地域條件的限制,合作社很難聘請到高水平的財務人員,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在會計核算方面,會計基礎薄弱,在賬簿設置、成本核算、固定資產、資金及存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白條抵庫、“坐支”現金、公款私存等現象普遍存在。
(五)缺乏流動資金,運行困難
合作社為互助性經濟組織,注冊資金少,在合作社的日常運行及持續發展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難。合作社擁有的資源主要為土地、技術等,市場適應能力差,承擔風險的能力弱,又缺少抵押物,金融機構不愿意向合作社提供貸款。
二、改進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合理設置會計機構
合作社要結合內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財務收支審批、貨幣資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存貨管理、采購與銷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確保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避免營私舞弊等現象出現。有條件的合作社可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加強財務監督;沒有條件的合作社可盡量聘請具有一定水平的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出納分別由不同的人擔任,做好合作社的會計核算工作,強化內部監督。
(二)政府加大對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對合作社進行政策、資金扶持時,應考慮到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大對合作社扶持資金的檢查力度,確保扶持資金得到有效利用。針對合作社財務管理現狀,各級政府可根據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引導和幫助合作社提高管理水平。為切實提高合作社財務管理水平,政府部門可出臺鼓勵政策,引導代理記賬機構加強合作社財務制度的學習和研究,由代理記賬機構幫助合作社進行會計核算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三)加大對合作社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政府相關部門對合作社的扶持,應該不僅僅考慮資金、政策方面,而要結合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合作社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對現代企業管理知識、財務管理等相關的學習,幫助合作社管理人員建立現代管理觀念。對有志于從事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通過一年一度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及專題培訓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合作社財務人員提高管理水平。對具有較高財務管理水平的人員,可引導其到多家合作社任職,以便對其經驗進行推廣應用。合作社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要通過培訓和自學,本著對合作社及社員負責的態度,促進合作社的規范運行,積極為合作社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endprint
(四)統一會計核算制度
合作社要統一執行財政部發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加強會計核算。稅務部門做好數據接口的管理工作,確保合作社在進行納稅申報時能夠導入財務報表。
(五)加強日常監督,規范會計核算
合作社要充分發揮監事會的職能作用及社員代表大會的作用,加強對合作社管理人員履職情況的監督,確保各項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合作社也要定時向社員公布生產經營狀況及資金收支情況,方便監事及社員對合作社進行監督。財務管理人員要加強會計監督,杜絕白條抵庫、“坐支”現金、公款私存等不規范現象。要按照會計核算工作要求嚴格審核原始憑證,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準確編制會計報表,做好財務分析,依法申報納稅,為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六)養成自覺遵守財務制度的習慣,加強對合作社執行制度的監督檢查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地執行,那也是白紙一張。因此,合作社建立財務制度后,要通過文件、會議、集中學習等形式,將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向生產經營人員進行傳達,使生產經營人員能夠自覺遵守合作社的財務管理規定并能反饋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合作社執行政策、扶持資金使用情況及納稅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合作社嚴格執行國家各項政策及按要求使用扶持資金,依法申報納稅,確保扶持資金用于生產經營。對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核算規范,依法申報納稅,深受社員喜愛的合作社可加大扶持力度,以鼓勵其繼續規范管理,并對其管理經驗進行推廣,起到示范作用。合作社監事會要加強對財務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制度執行中出現的問題,督促生產經營人員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要按制度規定主動向社員公示合作社財務收支狀況,接受廣大社員的監督。
(七)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
除了向金融機構貸款外,合作社可考慮引入社會資本,農民以技術、土地入股等方式,拓寬合作社的融資渠道,增強合作社的資金實力,分散經營風險,促進合作社規范管理,提高合作社的內生發展動力,使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增強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結束語
農業合作社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特別是國家對農業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為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是,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特別是財務管理已成了制約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在合作社內部加強規范管理,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引導及支持、監督的情況下,才能筑牢合作社發展的基礎,促進農業合作社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麗紅.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研究.山西農經,2016(03)
[2] 吉文麗.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商業會計,2015(1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貴州省煙草公司六盤水市公司 貴州六盤水 553001)
(責編:紀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