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華
摘 要:隨著我國“營改增”收官之年的到來,我國已經在全部行業中實施了“營改增”,包括建筑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在內。那么,在短短的時間內我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應對“營改增”?這對很多企業而言不僅僅是機遇,更是挑戰。文章就我國實施“營改增”后對地勘單位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契機對地勘單位在實施“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 地勘單位 稅務籌劃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31-02
一、引言
2016年5月1日,在我國歷時五年的“營改增”稅制改革終于實現完美收官,并實現了全行業覆蓋的新局面,至此,我國的房地產業、即金融業、生產性服務業、建筑業等全部納入到試點范圍。“營改增”是我國經濟轉型的切入點,它正在肩負艱巨的歷史使命,完成我國稅務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個環節,“營改增”的實施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不容忽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在日常運營中實施“營改增”,它對企事業單位的影響也逐漸凸顯出來。其中地勘單位所從事的建筑類業務也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對實施“營改增”后對地勘單位的影響及相應的稅收籌劃應對策略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地勘單位在實施“營改增”后的影響分析
我國進行“營改增”稅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各企事業單位的稅收負擔的降低,逐漸優化我國產業結構,為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和發展奠定基礎。“營改增”的實施對地勘單位的影響如下:
(一)對地勘單位財務人員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財務管理的模式和思維方式。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時期和經濟體制,地勘單位原來屬于事業單位,對于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而言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思維模式,平時接觸增值稅的內容較少。因此,在實施“營改增”后,對于財務人員的思維意識就是一大挑戰。不論是營業稅還是增值稅均屬于流轉稅,但是二者在賬簿的設置、對特殊業務的處理、日常發票的審核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如果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仍然沿用傳統的思維模式根本無法適應“營改增”帶來的政策變化,也無法對本單位的納稅工作進行科學地籌劃,更無法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實現稅負的降低。因此,對于地勘單位財務管理人員而言,思維模式的轉變是一個大難題,只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營改增”帶來的便利,才能真正提升地勘單位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地勘單位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二)“營改增”后對地勘單位利潤總額的影響
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凈利潤是表示其最終經營成果的最有效的數據,更是企業的投資者對投資回報進行判斷的基本依據,還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未來的經營方向進行準確定位的基本前提,更是有效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績效的重要標準。一般而言,企業的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所得稅。如:對于地勘單位的“營業收入”,在實施“營改增”前,由于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可以將所有的收入全部入賬;在實施“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因此營業收入的入賬金額應該是扣除增值稅后的金額。很顯然,在實施“營改增”后地勘單位的營業收入入賬價值減少。再來看營業成本,它主要是由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構成的,在實施“營改增”前,地勘單位所購入的固定資產、原材料、存貨等所發生的進項稅額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入賬價值中包含有增值稅;在實施“營改增”后,地勘單位存貨、原材料、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已經不再包含增值稅的進項稅額了,這樣會影響固定資產的折舊,從而導致營業成本的降低。還有營業稅金及附加,在實施“營改增”后由于計稅依據發生了變化,因此該項金額也會發生變化。地勘單位的所得稅就更不必說了,上述三方面的變化必然會導致所得稅發生變化。因此,“營改增”的實施將對企業的凈利潤產生影響。
(三)實施“營改增”后對地勘單位發票管理與使用的管理
地勘單位不同于其他的服務性單位、不同于其他的企業單位,它具有自己獨特的行業特征。地勘單位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野外,主要是和一些身處農村的人員接觸進行工作的,其中發生的很多成本費用是無法獲得發票的,更別說增值稅專用發票了。有的地勘單位為了保證合理規避發生的稅務風險需要通過當地的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發票,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地勘單位的成本。可以說,在實施“營改增”后,對于地勘單位而言,如何才能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發票,并順利實現抵扣是工作中的一大難點問題。因為,地勘單位如果不能合理運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不能進行抵扣,那么占其收入重要比重的建筑類業務稅負的降低將企不可及,長此下去將對地勘單位的良性循環與健康發展帶來影響。
三、實施“營改增”后地勘單位的稅務籌劃應對策略
(一)加強學習,合理利用各種稅收優惠政策
這就要求各地勘單位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營改增”對本單位稅負造成的影響,加大對稅收政策的研究力度,結合本單位和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并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本單位的管理流程。地勘單位進行納稅籌劃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強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稅務機關的相關從業人員畢竟對稅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進行納稅籌劃時能夠予以相應的幫助;再者,地勘單位制定的納稅籌劃方案需要經過主管稅務機關的認定,才能判斷其是否合法、是否能進行運用,由此可見,地勘單位一定要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交流,建立良好的企稅關系,保持溝通,確保納稅籌劃的有效進行。如:地勘單位可以結合本單位當前的經營狀況,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盡快轉變財務人員的傳統思維模式,盡量避免由于實施“營改增”而增加的經濟負擔。
(二)多方途徑,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和管理
為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對營改增政策的有效利用,企業應該重視增值稅發票的取得和保存。對于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而言應該結合本單位野外工作流程的特點,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進行合作,以此來規避財務風險、稅務風險的發生。如:對于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委派專人進行管理,制定嚴格的專用發票管理制度,這將對地勘單位的成本核算、報稅、納稅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三)加強管控,全面提升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
這就要求各地勘單位必須盡快加強財務管控能力,通過完善而科學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作保障,對本單位的運營活動進行財務管理和控制,為保證本單位戰略發展目標、經營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作為地勘單位的高層管理者必須積極參與到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中,用自己的態度向員工展示“營改增”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加強對本單位中財務人員隊伍的培養,使財務人員識別和控制稅務風險的能力得到提升;構建完善的地勘單位內部管控體系,為應對“營改增”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營改增”是我國進行稅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嘗試,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等有著不容小覷的重要作用。在實施“營改增”后各地勘單位應充分了解相關的政策和制度,進一步規范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流程和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全面推進地勘單位的稅制改革,為推進地勘單位未來經濟建設的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邱單單.煤炭地質勘查行“營改增”稅負變化及政策建議[J].財會月刊,2015(35)
[2] 于崇玲.地勘單位的“營改增”的稅收籌劃[J].科技與企業,2014(07)
[3] 周錦作.“營改增”稅制改革下地勘單位如何應對稅務風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6)
(作者單位: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二地質隊 山西長治 046000)
(責編:玉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