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彬
摘 要:近年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密集發文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臺州金融機構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采取了多項措施,深入落實各項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宏觀經濟持續調整的大背景下,制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的因素仍然存在,仍需多方合力,多措并舉,統籌協調財政、金融等一攬子政策措施,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關鍵詞:小微企業 融資成本 產業鏈 批量式融資 路徑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41-03
一、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成效顯現
(一)認真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貸款成本有所降低
2015年以來,央行多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成效正逐步顯現。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末,浙江臺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8%,較年初的7.4%下降1.72個百分點,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52%,較年初下降1.5個百分點;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3.72%,較年初下降了1.78個百分點。
(二)積極運用支小再貸款工具,信貸支持力度加大
為支持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臨海農商銀行根據貸款風險、綜合效益、市場競爭等因素對小微企業貸款實行差別化利率,同期同檔次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浮10%至20%的利率優惠。
(三)積極引導企業直接融資,融資渠道逐漸豐富
為了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臺州金融機構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支持優質小微企業在新三板和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融資。此外,積極推動大型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等方式,在銀行間市場募集資金將直接融資“節省”信貸資源投放于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間接支持了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
(四)大力推廣應收賬款融資,沉淀資金得到盤活
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發展盤活了應收賬款存量,拓展了臺州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在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二、制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的因素
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臺州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仍存在部分因素制約著“降成本”政策效應的發揮。
(一)資金供求關系持續偏緊導致融資成本居高難下
從資金需求來看,受經濟下行的影響,部分不景氣行業經營狀況下滑,利潤空間大幅收縮,導致企業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兩項資金占用比例大幅上升,資金回籠困難,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增大。從資金供給的角度,在我國社會融資方式中,由于直接融資市場不夠發達完善,小微企業直接融資的比重較低,銀行貸款仍是其主要的融資渠道。近來宏觀經濟持續調整,小微企業風險暴露加劇,銀行出于信貸資產風險控制的考慮,對小微企業的放貸趨于謹慎。這種融資供求關系的不平衡導致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居高難下。
(二)經濟持續存在下行壓力導致信貸風險溢價上升
信貸風險是決定貸款利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受市場需求低迷、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如臨海皮革、眼鏡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小微企業違約情況增加,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下降。銀行出于風險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壓力,通過提高風險溢價覆蓋潛在損失,使得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仍處于較高水平。
(三)銀企信息不對稱增加了小微企業融資的中間費用
由于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和會計制度不健全、報表不完整的情況,銀行難以全面真實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為了防范風險,銀行一般要求小微企業提供抵押物或者擔保,使企業在貸款過程中需承擔擔保、評估和抵押登記等中介服務費,拉長了企業融資鏈條,也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據調查,對于抵押貸款,企業需向中介機構支付資產評估等費用,費率區間為抵押物評估金額的0.1%至0.25%。對于擔保貸款,企業通常需承擔1.8%至2.5%的擔保費用。
(四)企業自身的經營脆弱性增加了綜合融資成本
一方面,小微企業普遍規模小,經營管理不成熟,信息的透明度也比較低,經營風險和信貸風險較高,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資金成本來獲取融資;另一方面,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較弱,資金計劃和運用不合理導致貸款到期日與貨款資金回籠周期不匹配,進而導致面臨較大的流動資金壓力,往往需要通過民間借貸等方式融入高利息的“過橋資金”,推高了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據有關部門調查,臺州市民間借貸加權平均利率為16.14%,明顯高于銀行貸款利率。
三、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產業鏈”批量式融資成本的外部環境
(一)加強貨幣與財稅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貨幣政策方面,在保持適當貨幣供應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繼續發揮政策的結構性引導作用。財稅政策方面,進一步落實已出臺財稅政策,通過獎勵、貼息、風險補償基金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力度。同時,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起財稅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多方位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形成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搭建銀企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完善征信建設
由政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搭建銀企信息交流平臺,完善征信系統建設、健全對失信企業的聯合懲處機制。一是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為基礎,整合企業生產經營、納稅繳費以及參與對外擔保、民間借貸等信息,搭建小微企業綜合信息共享平臺,便于銀行全面了解和評價企業資信情況。二是明確規范小微企業信息披露內容,要求其不得隱瞞對外擔保、民間借貸等信息,加大對故意隱瞞重要信息或者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企業的處罰力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