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霏
摘 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對各國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只有實現國際經濟與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注重科學的評價國際經濟與貿易對環境的影響,才能達到兩者和諧有序目標。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 環境 兩者關系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48-02
本文簡述國際經濟與貿易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分析國際經濟與貿易與環境的關系,找出緩解國際經濟與貿易與環境之間的問題的策略。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一)外資污染產業的轉入
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環境治理意識相對較高,對產業發展的認識程度也較為深入,在發達國家超前經濟思想的指導下,發達國家的污染較重產業往往向發展中國家轉入,這就使得一些高污染的產業轉入我國境內。特別是作為制造業的大國,我國為了謀求更多的國際發展機遇,承擔了較多轉入的高污染產業,雖然在短期內獲得了較大的收益,但是高污染產業帶來的問題往往有隱蔽性,因此影響了我國自然環境的質量,對我國自然環境潛藏著潛在的風險。外資污染產業的轉入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環境承載的壓力較大,雖然發達國家的防污染技術也隨之被轉入至我國,但是防污染技術設備的水平與質量有限,在防污染技術轉讓方面還有諸多限制,還需要我國對相關產業的危害進行全面評估,從而為我國環境發展帶來契機,有效阻止污染嚴重的問題。
(二)貿易產業污染嚴重
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標準較低,對有污染的外資企業的管理控制制約機制不足,這就使得大量國外投資的污染產業得以在我國生根落戶。當前很多在國外不允許開展的產業在我國仍然存在,而且這些企業的存在形式更復雜,資本構成更傾向本土化,嚴重的導致我國自然環境承載壓力較大。由于我國環境污染管理標準較低的問題,以及外資的準入機制不健全,使有些外資污染企業仍然在從事與資源開采相關的行業,這對于我國自然環境發展建設是不利的,同時也突顯出我國環境保護方面的不足,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質量,對環境管理也造成一定影響。而且近年來我國進口管理領域對環境污染的管理約束程度較低,相關立法還處在起步階段,由于對進口物的環境污染限制較低,致使有些“洋垃圾”被進口至我國,造成了我國環境的污染問題。
(三)能源安全受到質疑
能源安全問題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國際能源貿易的快速發展,我國也日益從能源出口國轉為能源進口國,目前我國能源出口量在減少,但是某些稀有金屬的出口量仍較大,對我國自然環境構成較大壓力。而且,我國能源技術管理水平較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逐步提高,目前在進口能源的使用方面還存在能源進口數量上較高,進口能原質量相對較低的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國對進口能源的利用率不足,沒能充分發揮出進口能源的作用,進口能源的加工還存在著環境污染問題。由于能源使用創新與利用率不足,加上我國能耗需求量較大,這就使得我國仍存在能源過度開采和能源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這對我國能源安全問題構成威脅,同時也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后勁。
(四)能耗浪費現象嚴重
我國不僅是出口大國,同樣也是進口大國,國際貿易總量的不斷擴大,一方面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快速,同時也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能耗較高、經濟質量低、產出率低等問題。目前我國國際經濟貿易中能耗比例較高的問題仍然說明我國對外經濟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我國經濟發展保持了適度的增長,但是從中央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供給側改革的方針戰略來說,突顯出我國某些行業在能源使用方面存在浪費問題,而且某些落后產能已經不適應我國當前的發展需求。當前我國與它國國際經濟的某些產業是以高能源消耗為代價的,所以應當謹慎的思考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如何進行取舍,實現國際貿易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從而給我國國際經濟貿易提高更好的發展環境。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在建立生產、流通、消費基礎上的經濟活動,無論是在我國境內的外資生產企業,還是外貿商品在我國消售,其產生的垃圾、廢棄物、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都會對我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某些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消耗,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水等問題會對我國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重視程度的日益加深,外國先進環保理念不斷傳入我國,也使得我國環境保護的效率與理念水平不斷提升。目前世界各國都日益重視環境保護,都在協調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力度也不斷加強,這就使得環境保護的效力不斷提高。實現對外經濟貿易與環保協調已經日益重要。
(二)環境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影響
傳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起來的國際貿易與經濟活動是不能持久存在的,特別是在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國都日益重視保護環境,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環境保護策略與方法。當前,我國已經認識到建立資源友好型、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意義,綠色、和諧、共享的理念已經成為我國十三五期間發展的基本理念,這就使環境對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更加清晰,同時也制約了外資與外貿活動的形式與內容。而且國際組織也日益對國際貿易形式,國際貿易內容進行約束,對于破壞環境的貿易行為逐步的被制止,這就使得環境保護的力度更大,國際進出口貿易的要求更高,雖然可能給傳統產業造成一定的損失,但是對于提高國際貿易與經濟的質量有重要意義。
(三)環境與國際經濟貿易相互影響
國際貿易與環境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兩者既有對立面,又能達到相互促進效果。環境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存在著沖突,其沖突的實質在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沖突,不同國家的經濟環境不同,對外資利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貿易壁壘。環境與貿易的協調發展,能發揮貿易對環境的促進作用,實現在合理范圍的快速發展,達到普惠的目標。只有注重協調環境與貿易的形式,才能促進貿易取得快速發展。endprint
三、應用國際經濟與貿易帶來環境問題對策
(一)加強環保宣傳工作
只有注重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才能促進環保法規的有效落實,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使我國企業、政府部門在與外資企業合作時充分的考慮環境承載力,切實吸引優質外資和環保項目來到我國落戶。生產企業內部應當以身作則,全面提高環保生產技術和生產水平,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環保要求,切實避免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和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注重選擇無污染的項目開發,同時做好必要的環保防范措施,有效的避免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強對消費者的環保宣傳,使我國消費者真正樹立科學的環保意識,這樣才能發揮消費者的市場調節作用,依靠消費者的選擇不斷限制污染企業的發展。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要做長遠打算,不能只算經濟賬,還要從環保方面進行全面考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國際貿易與經濟活動帶來的污染問題。
(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
監督做好環境保護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政府不僅要做好當前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同時還要從源頭上有效的防止新污染源的發生,注重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有效的限制和制約污染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國家應當對外資企業做好環保檢查工作,注重使用科學的方法防止外資企業從事污染生產活動,并且對外資企業的技術改造給予必要的幫助。同時加大環境檢測技術,能夠根據外資企業的生產情況對其進行必要的檢測,注重提高檢測手段的科學性,在降低檢測成本的同時,保證對企業生產進行實時的污染監控。注重利用外資企業引進先進的防治污染的技術,能夠通過外資企業把低污染的設備和技術引進到我國,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環保技術的不斷發展,滿足我國提升環保水平的需求。同時加大監測體系的建設力度,注重在地方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圍繞外資企業和國際貿易物品性質,進行相關污染物的檢測活動。
(三)完善相關的環保法規
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水平,促進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使對外貿易與我國自然環境相協調,實現公平、平等、自由理念下的有效對外經濟交往,必須完善相關的環保法規,注重加強我國環保立法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我國環保工作水平。首先,完善環保標準,對現有的環保檢測方法、污染物的限制等級進行全面提高,促進我國環境污染標準與國際接軌,這樣才能達到有法可依,促進基層環保部門執法工作的快速開展。其次,完善外商投資環境保護標準,過去我國對外資企業的政策較為寬松,導致一些資源型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對我國環境與能耗造成了較大的破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應當注重結構性的調整,科學的選擇進入我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有效防止破壞性生產和掠奪資源現象的發生。第三,加強執法監察力度,提高執法工作水平,注重按照國際相關法規進行執法,提高環境監測的精度與質量,為有效引導外資企業,促進我國外經貿活動符合具體環保要求奠定基礎。
結論
國際經濟與貿易必須與環境保持協調,這樣才能促進國際貿易與經濟活動長期持久的開展下去,只有注重科學的衡量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佳男.國際經濟與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10:163
[2] 付苗苗.淺析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2,02:83
[3] 陳嬌.淺析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07:183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企業管理學院 江蘇常州 213022)
(責編:玉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