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暢
摘 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這一方面,福建省擁有歷史、經濟合作、華商華僑等主要優勢。只有因時度勢,制定相應的政策,才能讓福建搭上“一帶一路”的經濟順風車。福建省應該認真對待這次機遇,將其作為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重要“發動機”。
關鍵詞:“一帶一路” 福建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174-02
對于一直以外向經濟為主導的福建省而言,“一帶一路”既是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機會,又是一個考驗福建省經濟轉型能力的挑戰。福建省應該認真對待這次機遇,將其作為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重要“發動機”。
一、“一帶一路”的歷史背景和發展成就
絲綢之路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德國地理學家李?;舴以?877年撰寫的《中國》一書中。李希霍芬在該書中將絲綢之路定義為“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絲綢之路是張騫出使西域時的主要道路,狹義上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還包括海上絲綢之路。從漢代以來,絲綢之路就為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今天,絲綢之路依然發揮著它的積極作用,促進著中國及其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耙粠б宦贰苯ㄔO,不僅僅是傳承傳統的絲綢之路的遺產,更是對其功能及內涵的發展和完善。
“一帶一路”一方面弘揚了千禧年以來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潮流,秉持著開放合作精神,致力于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建設;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西方經驗”長期戰略不敵短期市場的弊端,減輕了TPP、TTIP、TiSA等貿易規則對我國貿易造成的不良影響,自建設以來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國際成就。項目建設至今,已完成巴基斯坦—卡羅特水電站、中亞天然氣管線、蒙內鐵路、印尼—印尼雅萬高鐵、老撾鐵路等工程項目的建設,“一帶一路”高校、旅游聯盟的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項目的建設,以及中匈協議等戰略協議的簽訂等。我們注意到,以上種種建設并非中國一國的獨舞,而是涵蓋了亞歐非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集體成就;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基礎上建設成的貿易之路。也正因為如此,“一帶一路”才能獲得參與國家的接受與贊揚。
二、福建省的戰略優勢
“一帶一路”的地理布局中的南線經過福建省泉州市和福州市。福建在利用這次戰略機遇上有諸多優勢。
(一)歷史優勢
福建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三個城市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其中,泉州港在宋元時期獲得了“東方第一大港”的盛譽,與其有密切且頻繁的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近百個。泉州市海外貿易的繁盛給泉州帶來豐富的多元文化。在《馬可波羅行記》中,馬可波羅認為其可與亞歷山大港齊名。福州港在唐、五代的全盛時期曾與廣州、揚州、明州并稱為唐代中國四大港口,明代時隨著鄭和的船隊在此停泊與揚航,福州港的經濟貿易地位獲得極大提升。歷史上漳州市是以月港為中心的港口貿易城市,同前兩座城市一樣漳州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
(二)經濟合作優勢
福建與東盟近年來的雙邊貿易呈現迅速發展勢頭。2002年到2009年,福建對東盟出口貿易額每年都以兩位數增長。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協議簽訂后,福建省與東盟的貿易額更是呈井噴式上升,2013年福建省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已達到242.9億元,東盟躍升成為福建省第二大貿易伙伴。一批福建省優秀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的號召,如莆田木材加工企業、龍巖紫金礦業等越來越多地在境外投資設廠、收購國外資產、建立營銷網絡。其中尤為矚目的是這些閩籍企業在中東、東南亞、中亞地區獲得的極為豐碩的投資成果。福建有足夠的潛力成為我國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戰略的橋頭堡。
(三)華僑華商優勢
福建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僑胞眾多,且實力雄厚。據統計,閩籍僑胞已超過1500萬人,分布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的2000多萬華僑華人中有超過50%的人祖籍是福建。在東盟全球500強華人企業中,福建籍就占了約200家。在利用“一帶一路”的建設紅利的過程中,這些海外僑胞將成為福建省最寶貴的資源和巨大的優勢,以及促進“一帶一路”經濟、社會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紐帶。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福建省的經濟發展政策建議
2015年以來,福建省的經濟建設已從“一帶一路”中獲得頗多益處。2016年首季度,福建省新批外商投資項目達511項,同比增加269項;合同外資達40.2億美元,增長1.0倍;實際到資24.6億美元,增長8.4%。本季度備案和批準設立的外資項目共333項,增長5.7倍;合同外資達22.5億美元,增長3.9倍。若想進一步促進福建省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就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堅持加大出口的政策
根據何曉琦的實證研究,福建省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大于對境外直接投資的依存度。因此福建省應該充分發揮與東盟地區傳統的貿易優勢,并利用華商華僑資金和能力方面的優勢,大力扶持出口企業,制定有利于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政策。
(二)把吸引外商投資和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
“一帶一路”的南線建設將福建省和歐洲經濟發達地區聯系起來,對福建來說,這是一次極好的利用外國資金與先進的管理技術發展第三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的機會??舍槍Ω=ɑA設施建設薄弱這一問題,引導外資向能源、運輸等領域流動。
(三)保護政策的穩定性,維護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
“一帶一路”作為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戰略工程,要求其參與者有足夠的包容性和國際胸懷。保護政策的穩定性和維護自主知識產權,毫無疑問能夠增加福建省對外資,尤其是具有相當國際地位的企業的吸引力,提升福建的國際地位。
(四)有意識地拓展內地市場,和中西部城市展開合作
中西部城市是“一帶一路”重要參與地區,不但占有相當大的經濟份額,更是直接與中亞地區相連。和中西部城市展開合作一方面能夠利用該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用于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分散福建作為外向型經濟城市所擁有的國際經濟和金融風險。
總之,必須有政府制定的相應政策,才能讓福建省在這次難得的經濟發展機遇中搭上“順風車”,實現我國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和國際共贏目標。
參考文獻:
[1] 周怡岑.“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探析.當代經濟,2017(3)
[2] 習近平.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EB/OL].2015.3.28
[3]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http://zys.ndrc.gov.cn/xwfb/201503/
t20150328_669088.html
[4] 中國新聞網.自貿試驗區引領福建“十三五”開場季外資劇增.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4-13/7833292.shtml
[5] 黃繼煒.發揮福建優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
[6] 黃端.福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地位及相關建議.福建理論學習,2014(8)
[7] 何曉琦.1981-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對福建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數理統計與管理,2005(7)
(作者單位:閩江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責編:賈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