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東
摘 要:體育游戲作為我國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或一種輔助手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教學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而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完成對學生的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積極性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體育課已經成為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因為體育課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促進智力發展,為其在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其內容豐富多彩,便于組織的形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歡。針對每一堂課,選擇合適的游戲,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這是對老師的一種考驗。《禮記·學記》提出上課時需努力學習,休息時應全身心的放松。這說明教育可以通過游戲方式得到表達,這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規律[1]。
一、體育課游戲的作用
1.體育游戲能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
鍛煉學生身體有效的方法是體育游戲,體育課堂上的大部分游戲都由走、跑、跳、投等動作組成,對發展速度、靈敏等身體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2]。特別在一年級的體育課中,學生剛步入校園,特別對游戲感興趣,根據這個特點,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融合,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既能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同時也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例如:(1)50米快跑的教學用“跳繩接力賽”進行。(2)立定跳遠用“蛙跳過河”的游戲進行。(3)持輕物投遠用“投籃球”方式進行。
2.體育游戲能促進小學生智力發展
體育課中加入多樣的體育游戲會使學生由于文化課產生的疲勞感得到緩解,同時也會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對學生的智力發展起到引導作用。體育游戲在進行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對突變的環境進行觀察、思考、分析,然后做出應答,這些行為對小學生的大腦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3]。游戲中含有豐富的社科類知識,小學生通過積極努力的探索,能夠使自己的知識量得到擴充,進而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例如,改善學生的均衡性、靈活性、創造性等,所以說體育游戲對于學生的智力發展與潛在能力的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體育課中游戲教學的運用
1.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種情況主要是發生在開始及準備階段,傳統體育課上的慢跑及熱身操,已經調動不起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體育課充滿好奇,在準備活動中運用游戲化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熱身目的。例如,慢跑教學用“丟手絹”的游戲進行,熱身操用“象形追趕”的游戲進行,轉變以往單調、枯燥的課前熱身方式,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利用游戲促使學生快速掌握技術動作
在老師講解完某項技術動作后,合理安排一項與技術動作相關的游戲,調動學生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快速掌握本節課學習的技術動作。例如,在一節足球技術課中,在老師講解完運球技術后,立即安排一個“運球回家”的游戲。把班級分成若干組,每組一球,第一人由起點先將球以直線運到對面踩到線上后直線返回,第二名隊員擊掌后跑到對面將球直線運回起點,每組余下學生重復一、二人過程,先運回球到達起點為勝方[4]。
3.利用游戲提高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質量
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反復對技術動作進行練習,這樣才能獲得提升。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若能很好地將游戲融入體育課教學中,能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熟練度[5]。例如,學習乒乓球發球動作時,將動作做到標準初學者很難,更不用說將球發到指定位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發球比賽,通過發球姿勢、運動路線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打分,對得分較低的學生采取較小的懲罰。例如快跑一百米、原地跳十下等。通過這樣的措施既提高了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源泉,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礎。玩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繁重的課堂學習和課后補習已經讓孩子們喪失了活動時間。所以老師要在體育課堂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地將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疲憊的心靈得到減壓。同時,提升身體素質還有助于智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曄.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的身體智力影響的實驗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28).
[2]馬小衛,王森,姜智東,等.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2014(12).
[3]劉曉年.幼兒體育游戲與心理發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0(4).
[4]侯凱凱,杜鵬,關濤,等.小學低年段足球運球游戲教學案例應用分析[J].教學園地,2015(10).
[5]陳曉梅.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初探[J].教學研究,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