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貴+朱雪
摘 要:醫院信息化給病人就醫帶來方便,特別是門診,病人對時效性要求非常高。一旦醫院計算機網絡出現故障,就會立即造成醫院門診業務混亂,對醫院形象、經濟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為盡可能減少網絡故障,特運用PDCA循環對門診網絡運行穩定性進行分析與改進。發現UPS老化,交換機自身故障,網絡設計未考慮冗余,網絡未分開連接等影響門診穩定性。通過改進,門診匯聚層交換機均設計為雙匯聚在線冗余,且計算機終端應分別插在兩個交換機上,一旦某臺交換機發生故障,至少能保證一部分計算機終端可用,新購置UPS設備,門診網絡的穩定性就可以大大提高,從而保證門診業務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PDCA 門診網絡 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F233;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0-258-02
許多醫院目前已經建立了先進的、完善的信息系統,門診就診實現全程電子化,病人通過自助機、手機APP、窗口等多種途徑掛號,到達診室后,醫生通過電腦開具處方,電子檢查單,電子治療單,病人通過自助機、手機APP、窗口繳費,然后到藥房取藥,或到檢查檢驗科室檢查,病人切實感受到就醫的方便快捷。但這一切均是建立在醫院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基礎之上,因此網絡的物理可靠性直接影響到系統的運行。尤其是門診病人對就診時效性要求更加急迫。如果網絡出現故障,就會立即造成門診業務混亂,對醫院形象、經濟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醫院信息化運用水平越高,對門診網絡的穩定性要求就更嚴格,為盡可能減少網絡故障,筆者以所在醫院為例,運用PDCA循環對門診網絡運行穩定性進行分析與改進。
一、分析現狀、發現問題(P)
1.現狀:醫院門診各項業務均通過電腦網絡系統完成,形成門診醫生、護士、技師對網絡系統高度依賴,門診網絡系統癱瘓一分鐘,對醫院都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必需保障門診網絡可靠性。
2.存在的問題:某院的計算機網絡是內外網隔離的架構,內網是業務網,采用的是思科公司的產品,絕大部分設備于2009年初招標投入使用。后來又陸續增加,截至2015年,已經穩定運行6年多。隨著時間延長,放置在各個子配線間的設備已進入老化期,當初為節省投資,多處匯聚層交換機均只有一臺。針對各個子配線間的設備,醫院目前采用的是冷備的方式,即有一個備用交換機放置在網絡中心,何處有故障,將及時替換相應的設備。
2015年8月,皮膚病中心的交換機出現電源燒毀情況。此處的匯聚層交換機僅有一臺,皮膚病中心計算機網絡立即無法使用。只能恢復手工,病人意見很大,也流失了部分病人。信息技術人員趕到現場后,立即用備份交換機設備替代,前后花費時間一個半小時左右。因為是在周末,且已經接近中午,就診病人較少。通過引導病人到醫院其他地方兒童醫院收費處和濟世大廳門診收費處繳費,對整個就醫秩序沒有太大影響,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皮膚病門診的工作。
2015年9月,兒童醫療中心子配線間的供電線路停電,兩分鐘后又自動來電。因為UPS電池老化,未起到停電保護作用;兒童醫療中心門診的交換機也掉電,來電后又重新啟動,門診業務因此中斷約3分鐘,病人牢騷滿腹。
問題連續出現并解決后,信息部門人員進行反思,不能頭痛醫頭,到處滅火,這樣會防不勝防。假想若是業務高峰期出現問題,必然會造成更大影響。為此信息部門專門成立了改進項目組,制定計劃,以提高門診科室網絡運行穩定性為整改目標。
二、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項目組首先召開會議,采用“頭腦風暴法”充分暴露門診網絡系統存在問題的可能因素,整理如下。
1.設計因素:網絡規劃時候對門診子配線間除了濟世三樓的子配線間交換機考慮了雙匯聚外,其它子配線間均未考慮雙匯聚交換機。未料到醫院的發展規模太快,更多的地方開展了門診服務,如皮膚病中心、婦產中心等。
2.設備的因素:電子設備均有老化周期,5~6年后均進入自然老化期。雖然思科交換機是國際品牌,質量可靠,但老化后故障率相對提高,并沒有定期更換。市電中斷后,因為UPS電池老化,無法起到保護作用,交換機會跟著掉電,既導致系統癱瘓,又影響交換機壽命。
3.環境的因素:各匯聚設備間環境不如中心機房好,灰塵相對多一些。溫度、濕度過高也會影響網絡正常運行。
4.管理因素:當一個匯聚交換機出現故障,備用交換機調試完畢的時候,需要將網線從故障交換機拔下,然后插入到新的備用交換機上。因為子配線間布線密度太大,拔插更換網線時,操作不方便,耗費不少時間。而且,計算機終端均插在一臺交換機上,這臺交換機癱瘓,所有的收費、診室電腦均不能使用。另外,各匯聚交換機放置分散,不可能每天進行巡查,只能是定期巡查。
綜上所述,用魚骨圖法分析如下(見圖2)。
5.問題權重分析:項目組對可能影響門診網絡可靠性的所有因素進行影響大小的權重打分,最終結果見表1。影響最大的因素分別是UPS老化,交換機自身故障,網絡設計未考慮冗余,網絡未分開連接等。
根據柏拉圖(圖3),前三個因素權重達到80%以上,因此重點對這三項進行整改。
三、整改落實(D)
1.購買子配線間的UPS。醫院本部網絡子配線間的UPS購置均已達到五年以上,電池老化,失去功能。停電后不能起到延長保護的作用。在2014年年底招標購買了UPS,每個子配線的UPS得到及時更新。
2.購買冗余交換機,更新部分設備:為防止以后同類情況的發生,醫院購買了冗余備份匯聚層交換機,對時間要求緊急程度高的部門,主要是與門診有關的收費、藥房、診室等處的交換機設備采用在線冗余備份的方式,即各個配線間增加一到兩臺新購置的匯聚交換機,同時對已使用5年以上的交換機均主動進行更新。在此基礎上,將各科室計算機終端分散接入到不同的交換機上。這樣即使一臺交換機出問題,也可以保證仍然有大部分計算機可以看病,收費,不至于全部計算機終端無法工作,有效降低了設備故障對門診業務的影響。endprint
3.整改子配線間的網絡線纜。將門診網絡線纜按照規劃整理、打標,方便識別與更換。
四、檢查(C)
在整改過程中,項目組及時進行檢查督導,認真對每臺UPS連接狀況、斷電延時情況一一進行檢查核實,對門診各終端網絡跳線連接狀況、標識情況進行督導,對交換機配置、啟用日期一一建立文檔,發現問題及時改進,確保100%達標。
五、總結(A)
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門診網絡系統穩定性大大增強,自2015年2月份以來,沒有發生一起網絡故障事件,保障了門診業務正常運行。對照圖如圖4。
六、討論
經過整改后,在門診網絡的子配線間增加了新的匯聚層交換機、重新購買了UPS設備,網絡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門診收費、藥房、診室的計算機終端再未出現因為交換機的物理故障導致不能使用的情況,保證了門診業務順利進行。通過此次PDCA項目整改,明確了醫院以后進行網絡規劃的時候,門診匯聚層交換機均應設計為雙匯聚在線冗余,以保障網絡安全可靠。并且計算機終端應分組插在不同交換機上,一旦某臺交換機發生故障,至少能保證一部分計算機終端可用,不至于該項業務全部癱瘓。這一思想應用于軟件系統也非常有效,將門診同一業務各終端系統分別接入到不同的中間層服務器,這樣一臺中間層服務器出問題,不至于使某一項或某一科業務全部癱瘓。
對于明確有使用壽命的UPS、交換機等,應每隔5年主動更新一次。替換下來的設備也可用于非緊急部門,以發揮設備的最大價值。
本次PDCA循環只解決了主要問題,因基建布局原因,匯聚間還存在灰塵、溫度、濕度不達標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整改。門診網絡仍有一部分機柜上的網絡線纜未整齊美觀,需要繼續整改。項目組決定再進行分析討論,啟動下一個PDCA循環,以期進一步改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王海和,柯賢柱,陳先祥.三級醫院評審準備中如何運用PDCA[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45-46
[2] 韓毅,但軍,付晶.PDCA循環在醫院宣傳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6):85-86.
[3] 韓琨,謝向輝,閆春梅等.應用PDCA改進醫院服務[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5):50-51.
(作者單位: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招標辦 湖北十堰 442000)
(責編:若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