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基于此,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摒棄一言堂、填鴨式,讓學生機械、被動學習的課堂教學形式,而是將體驗式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充分體驗的機會,以此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學習興趣得以激發,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汲取數學知識,領悟數學思想,感受數學魅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小學數學;生活;操作;應用
體驗式教學法,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通過反復觀察、感受、實踐、探索等活動,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此種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與成長規律,能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和領悟,促進學生對數學規律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同時有利于學生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將體驗式教學法有效應用于其中呢?下面,筆者就在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基礎上,對此問題闡述幾點個人想法和感悟。
一、體驗“生活”,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與數學知識相關的事物和現象,學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問題的解決中去。然而,當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將兩者相脫離,導致學生只會用數學法則、公式等去解決書面上的數學問題,嚴重缺乏將其運用于現實生活問題解決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蘊涵于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體驗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感悟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
例如,以《小數乘法》這部分內容為例,一上課,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導入:我們去超市都會遇見過這樣的情況,一個書包35.5元,一個文具盒12.5元,一個水杯22.5元,一本童話書30.5元……那么,如果這些帶小數點價格的商品你想買雙份或者多份,價格該如何算?以上舉的這些例子,你能不能準確算出如果買三份的話一共需要多少錢?然后,讓學生嘗試獨立計算,我則在教室內巡視,之后找不同做法的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示。這樣,我通過在上課一開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作為背景,引入了小數乘法的學習,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有利于使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系統當中。
二、體驗“操作”,使學生有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我國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相比于其他學科知識,數學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抽象、枯燥、乏味,若想使學生對數學課程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就不能將傳統機械被動聽講和練習的方式當做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而是要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數學課堂活動,如操作活動,如此既能使課堂氣氛得以活躍,也給學生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能在親身參與和體驗數學活動過程中,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進行真正理解和深刻掌握。
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部分內容時,對于圓的周長公式,大部分學生都是習慣進行死記硬背,對于圓的周長究竟是如何測量出來的一概不知,如此的記憶和理解方法,并不能使學生對公式的含義進行真正的理解。因此,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并拿出在課前準備好的物品,如圓形物體(硬幣、圓形盒子、膠帶等等)、繩子、剪刀、直尺等等,然后動手、動腦思考如何對圓的周長進行測量,將測量的過程和得出的數據進行記錄,之后匯報成果……如此,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操作活動,便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中,經歷了圓的周長知識的形成過程,既加深了學生對圓的周長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學生在體驗活動中也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三、體驗“應用”,使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傳授數學教材上的數學理論知識并非我們最終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才是數學課程開設的初衷。因此,除了向學生講解分析各個數學知識點,我們還應給學生提供對數學知識加以應用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以此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之后,我們可通過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對所掌握的扇形統計圖知識進行應用:當一周的家庭小主人,對家庭一周的開支進行記錄,并用扇形統計圖將記錄的數據進行整理,做成一周家庭開支統計圖。如此,便給學生提供了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了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了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大大增強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我們應順應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將體驗式教學法積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充分體驗的機會,以此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學習興趣得以激發,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汲取數學知識,領悟數學思想,感受數學魅力!
參考文獻:
[1]蘇娜.小學數學體驗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戴雅君.體驗式教學設計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