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帥
摘 要:大量研究證實,相較于學習興趣低的學生,學習興趣高的學生更容易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令人滿意的表現,換言之,學習興趣與學生成績直接掛鉤,學習興趣越高,則學生學習效果越好。在高中教學中,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之一,在所有高中課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數學作為一種工具性學科,其內容相對語文、歷史等學科更加枯燥,且擁有眾多抽象概念,教學難度和學生學習難度均較大,長期以往,學生極易在教學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從學生特點以及學科特點出發,對高中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幾點關于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建議,以期能夠為我國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在教學內容、思想以及解題方法上都與初中數學有著本質差別,無論是教學深度還是教學難度都明顯上升了一個臺階。在這樣的背景下,若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理解數學,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則十分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喪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的發生,嚴重阻礙教學活動的進行。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我國從古至今便十分強調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興趣屬于心理傾向的一種,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下,學生將自覺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外在表現通常為認真聽講、積極思維、勤奮鉆研,研究證實,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的關鍵。下面筆者將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進行闡述。
1 融入數學文化
盡管數學屬于工具性學科的一種,但也擁有者豐富的內涵,不僅包括數學觀點觀、數學模型、圖表、符號等較為枯燥的內容;同時也擁有者自身的發展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所有文化現象一樣,數學作為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其既是數字和符號的簡單排列、邏輯的具體體現,同時更是人文思想的展現,直接支配著人們的行動,優秀的數學文化是得心應手的仆人、是聰明伶俐的寵物、是把世界變得清晰的放大鏡。當學生真正的認識到數學的內涵時,將更加容易對數學產生崇敬和喜愛之情,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應當將數學文化適當的滲透到數學教學之中,使學生明白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立看待數學的宏觀視野,幫助學生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具體來說,首先對相關數學知識、問題的發展歷程進行整體闡述,引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其次,將教學內容和具體知識點引入到體系之中;最后,將數學應用和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與現實世界的緊密相連。
2 明確目標、因材施教
正確的目標是生活的指明燈,遠大的理想可賦予人類生存的意義。這在數學教學中同樣適用,對于教師而言,只有明確目標,才能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對于學生而言,只有明確學習目標,才能產生學習動力,主動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首先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并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目標,不斷的向學生介紹數學在科學、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防止學生因學習吃力而喪失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目標明確以后,教師應當在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和教學方式,在課余與學生多溝通、多聯系,主動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加強對成績稍差的學生的引導和鼓勵,使其產生學習信心;課堂上盡可能給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如要求其回答問題、表述自己的看法等;此外,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因勢利導,以提高學生成就感,激發學生不斷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3 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基礎,相關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里,教師教學更輕松,學生學習效率也更高;反之,若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將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就難以提高。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階段學生大多正處于青春期,若教師不能與學生保持和諧的關系,那么教師就難以將教學思想灌輸給學生,也就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因而,教學在正式開展教學之前,首先教師要自覺的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其次,應當對學生心理有一個大致了解,在教學后活動中盡可能的選擇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最后,在課余與學生多多交流,通過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耐心回答學生疑問,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和生活中的困難,獲取學生信任感和友好感。
4 豐富教學方法、教學形式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即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同時更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傳統上,大多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習慣于以自己為教學主體,在課堂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近年來,隨著素質教學的推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才是學習主體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基于這一特點,教師應當積極的由課堂主導者向教學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轉變,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當堅持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索的原則,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引入和生產實際相關的問題,減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把數學概念具體化,防止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在教學形式上堅持多種教學形式并存,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綜合采用電視錄像、幻燈投影演示等現代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煥然一新的感覺,持續保持學習興趣。教學之外還可開展數學小講座,相關數學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數學課外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學習興趣。
5 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健全的評價機制不僅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制定下一教學目標;同時有利于學生對自我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明確的把握,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刺激學生不斷進取。相關文獻曾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狀況和思想行為的評價有重要的激勵功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為此,應當以評價的方式展現最終教學成果,同時要注意到,對學生課堂以及作業等內容的評價均應當以積極正面評價為主,只要學生有進步就應當及時鼓勵,以幫助學生建立戰勝困境的信心、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此外,評價方式應當多元化,除了教師對學生的單項評價以外,還可采取學生之間互評的雙向評價方式,使學生在評價中更清晰的認識自我。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活動中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自覺的參與到學習之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葉慶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J].師道:教研,2012,(9):71-71.
[2]謝協喜.如何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7):322.
[3]楊成偉.淺談提高中職學生數學興趣的教學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2):248.
[4]王紅茂.淺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與提高[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12):221.
[5]鄭寒御.提高數學作業有效性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J].基礎教育論壇,2012,(3):13-14.
[6]張洪巖.如何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8):186-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