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暢
摘 要: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以計算機與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模式。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教育有著很大的促進意義,如何利用好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成為十分必要的問題。將結合語文教學實踐,探究如何巧用信息技術翻轉出高效語文課堂,為之后的教學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信息技術;翻轉;語文教學;高效
語文課程作為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文能力意識的養成,文學意識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種時代背景下的趨勢,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教育教學,符合新的教育理念,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信息技術對于課程教學的促進意義很大,對于課程教學高效性的提升影響明顯,為了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分析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特征。
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特征
1.教學資源豐富化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大大豐富了語文教學的教學資源。傳統教學中,主要的教學資源都是以為代表的紙質教學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出現了大量的新型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資源,大大促進了教學的開展。對于語文教學而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得以視頻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為代表的電子教學資源大量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即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可以說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最大特征。
2.教學過程技術化
信息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這就是教學過程技術化,這里所指的教學過程是信息技術應用的教學過程。所謂技術化,就是指整個教學過程中都依賴于技術的發展。首先,整個信息化的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基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形成的。其次,出現的大量新型的教學資源也是基于信息技術的而制作與傳播的。再者,支持信息化教學的一系列設備均是技術發展的產物,這就明顯地突出了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的技術化特征。如在語文教學中使用視頻教學資源,視頻教學資源的制作與傳播是基于信息以及多媒體技術,視頻教學資源的使用是基于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放映設備,即整個教學過程均具有技術化特征。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語文教學課堂高效性的策略
1.合理使用新型教學資源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大量新型教學資源的應用,為了達到巧用信息技術提升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目的,首要的一點就是合理地使用新型的教學資源。新型的教學資源種類眾多,常用的是視頻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新型教學資源的關鍵一步就是了解各種新型教學資源以及語文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例如,視頻教學資源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就應當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如寫景的課文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再例如,網絡教學資源最大的特點就是容量的巨大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適合于需要眾多課外知識支撐的語文教學內容,例如將網絡教學資源應用于文言文的學習,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可見在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新型教學資源,就可以翻轉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2.全面地應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新型的教學資源層面,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信息技術對于高效語文課堂的作用,就應該將信息技術全面地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課前的預習直接關系到了課堂教學的成果,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有效的課前預習,因此,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前預習中也是一種很好的策略。首先,依賴于信息通信設備,老師可以在線上平臺發布相應的預習要求以及各種對于教學內容學習有所幫助的課外資源,學生就可以進行線上平臺式的學習,相對于傳統的學習模式,顯得十分便捷。對于課后的預習,同樣也可以使用線上平臺,學生可以進行集中時間或者零碎時間的學習。以上便體現了信息技術的圍繞課堂教學的全面應用。
3.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總的來說就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進行實踐創新,屬于教學中探索,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要想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要建立相應的反饋系統。所謂反饋系統,就是在積極地收集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后,學生的一些意見與建議,然后進行分析處理,積極地調整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不斷地優化。反饋機制的建立,能夠增加老師對于學生在教學層面的了解,可以進行適當的教學調整,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本文探究巧用信息技術翻轉出高效語文課堂,首先分析了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語文教學課堂高效性的策略??傊畔⒓夹g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不斷促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干亦平.巧用信息技術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5).
[2]張忠華,張萍.“互聯網+”背景下的德育應對[J].中國德育,2015(15):2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