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襄城縣人民醫院(461700)鄭斌
纖維支氣管鏡是一種對肺部疾病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很有效的內窺鏡。在ICU內通過將纖維支氣管鏡經人工氣道插到氣管、支氣管中,來觀察患者體內的管腔是否存在異常,給予常規的深部吸痰、灌洗,清除痰痂,留取痰標本,必要時行鏡下止血治療[1]。纖維支氣管鏡已經成為ICU氣道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室2016年1月~6月100例行氣管鏡檢查的危重患者,其中腦血管疾病后繼發肺部感染、肺不張54例,慢阻肺行呼吸機治療22例,多發傷肺挫裂傷18例,咯血6例。本次我科室主要對這100例危重病患者用纖維支氣管進行治療,并留取痰標本培養,對體溫、血氣分析指標、生命體征及胸部CT進行前后自身對照。

附表 纖維支氣管鏡對ICU重癥患者各指標前后比較(平均數±標準差)
1.2 治療方法 患者需平臥躺下,搖平床頭。操作前,醫生及輔助人員應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將手擦干戴上無菌手套并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用丁卡因膠漿潤滑纖維支氣管鏡,使其能順利經人工氣道插入;操作時常規心電監護,并在術前常規給予丙泊酚3~5ml,芬太尼0.05mg靜脈注射鎮靜劑鎮痛,對插入氣管鏡后咳嗽反射強烈的患者可以用2%利多卡因5~10ml經人工氣道或鏡下注入,以減輕患者咳嗽反射;操作時應小心并迅速將纖維支氣管鏡插上光纜線,然后將細管經人工氣道進入氣管,通過將鏡頭尖端上下彎曲和鏡身左右旋轉來伸到肺部或氣管的不同部位來進行觀察。在治療時應避免鏡子緊貼氣管壁吸引以免出血,吸引時間不宜過久,嚴密監護患者生命體征,當血氧飽和度降至80%時停止操作,高濃度吸氧使血氧飽和度達到95%以上,以免引起缺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法來對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及胸部CT進行前后自身對照。對于計量結果采用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
100例患者經過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后,體溫下降,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肺部感染及肺不張情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腦血管疾病后繼發肺部感染、肺不張54例,治療后肺部感染、肺不張得到明顯控制的有50例,4例因腦部疾病過重搶救無效死亡;慢阻肺行呼吸機治療22例,成功脫機18例,4例無法脫機家屬放棄出院;多發傷肺挫裂傷18例,呼吸困難減輕15例,3例因連枷胸行外科手術后情況有所好轉,6位咯血患者經治療后其中5位不再出現咯血癥狀,其中只有一位恢復較為緩慢,但癥狀有明顯的好轉。具體指標前后變化情況見附表。在100位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后的患者中暫未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沒有出現繼發性的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或出血問題。
氣道管理是ICU重癥患者的一個重要質量考核指標,由于ICU患者的特殊性,大部分病人昏迷,失去了氣道清理能力,容易繼發肺部感染、墜積性肺炎及肺不張情況。在本科室的100位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的患者中,絕大部分的病情都有明顯的改善。相對于傳統的藥物治療,纖維支氣管鏡更能有效快速地清除氣道內的痰栓[2][3][4]。總之,纖維支氣管鏡具有成功率高、效果顯著、連帶的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在重癥醫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