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457000)崔惠敏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出現了升高趨勢。多數高血壓腦出血在手術治療后雖獲得較高的存活率,但術后仍存在較高的再出血風險,因此在出院后需繼續強化追蹤和管理,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1]。本研究探討了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術后再出血率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高血壓患者84例分兩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53歲~77歲,平均年齡為(63.44±2.13)歲。延續護理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52歲~77歲,平均年齡為(63.21±2.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

附表1 兩組患者術后遵醫行為情況、情緒狀態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再出血率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進行出院指導,在手術結束后觀察數日,病情穩定后可辦理出院手續,出院時常規給予口頭指導,囑咐患者遵醫用藥,定期復查,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延續護理組實施延續性護理。①出院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延續護理內涵的講解,獲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并為患者詳細記錄檔案,包括聯系方式、住址等。②延續護理方法。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2次,患者每2周到醫院復查1次,每個月上門隨訪1次。在3個月后可根據患者情況調整隨訪次數和時間,延續護理共持續6個月。③護理內容。指導患者采取健康飲食,限制鈉鹽攝入,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量,預防便秘的發生;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避免漏服和停服,以免導致血壓波動而引發腦出血;指導患者家屬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按摩和拍背,并鼓勵患者積極下床活動,預防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指導其保持良好心理狀態,以樂觀的心態進行家庭康復治療,減輕血壓波動。指導患者和家屬定期監測血壓,并經CT檢查患者腦部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遵醫行為情況(滿分100分)、情緒狀態(SAS量表和SDS量表)和術后再出血率。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運用χ2檢驗。計量數據運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遵醫行為情況、情緒狀態比較 延續護理組患者術后遵醫行為情況、情緒狀態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如附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術后再出血率比較 延續護理組術后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2。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多需進行手術治療,但術后若不注意容易存在較高的術后再出血風險,影響患者預后和生命安全[2]。延續性護理的實施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院外護理,進行跟蹤治療和健康指導,提升患者出院后的遵醫行為,使其規范用藥,保持良好心情,并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飲食健康,適當運動,這對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預后意義重大,可顯著降低術后再出血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中,對照組常規進行出院指導;延續護理組實施延續性護理。結果顯示,延續護理組術后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延續護理組患者術后遵醫行為情況、情緒狀態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術后再出血率的影響大,可有效提升患者術后遵醫行為,保持良好情緒,對預防術后再出血有重要作用。